新加坡媒体爆料,如果贝莱德不让中远参与这个项目,中国可能会阻止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出
新加坡媒体爆料,如果贝莱德不让中远参与这个项目,中国可能会阻止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出售其全球40多个港口的计划。巴拿马科隆港位于巴拿马运河这一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战略通道旁,是全球贸易的关键枢纽,年吞吐量超过800万标准箱。中远集团此前与巴拿马政府就港口投资达成初步协议,但美国贝莱德公司联合加拿大资本突然提出27亿美元的更高报价参与竞购。美方提出"不应由单一国家掌控重要基础设施"的立场,这与2021年中远收购德国汉堡港时遭遇的情况类似,当时因德方规定外资持股超过25%需接受政府审查,最终中远仅获准收购24.9%股权。现在中国可能要用长和集团的港口出售计划来反制,李嘉诚的长和在全球有52个港口,像西班牙、荷兰的一些重要港口都在他手里,这些港口很多土地其实是当地政府的,这就给了操作空间。现在的港口早就不是简单的货物中转站了,它们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收集着大量数据,一个集装箱从出发到目的地,中间经过哪些港口、停留多久,这些数据都很值钱,所以现在争夺港口,不仅是争地盘,更是争数据。有意思的是,日本公司最近两边下注,既投资长和的项目,又投资中远的项目,被戏称为"螃蟹走路"——横着来,两边都不耽误。这场争夺还牵扯到其他国家,新加坡的港口公司、迪拜的港口公司都在观望,随时准备加入战局,巴拿马新总统也很为难,他的团队里既有美国公司的人,也有中国公司的人,就像同时请了肯德基和麦当劳的经理来当顾问。疫情让我们看清了港口的战略价值,它不仅是赚钱的生意,更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就像家里不起眼的水管,一旦堵塞全家人都会手忙脚乱。现代港口变成了能下金蛋的鹅,既赚货物的装卸费,更靠数据赚钱,这就像超市不光靠卖货盈利,会员数据才是隐藏的金矿。发展中国家也学精了,比如巴拿马现在谈判时会要求投资方雇佣本地员工,就像求职者谈待遇时不仅要高工资,还得争取培训机会。说到底,现在的国际商业就像下象棋,不仅要看眼前这一步,还要想好后三步,大公司在海外投资时,光有钱不行,还得懂政治、会谈判,就像请客吃饭,不能只带钱包,还得会点菜、懂礼仪,这场巴拿马港口的争夺,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