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足以引发全人类深思。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一项足以改变中国能源版图的工程正式启动。这个水电站集群的规划体量,相当于3.5个三峡大坝。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流经西藏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等地区,全长2057公里,流域面积约24.1万平方公里。作为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其单位面积水能蕴藏量达每公里460千瓦,是长江的三倍。2025年7月19日,林芝市米林县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此正式开工。这项工程规划建设五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6000万至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远超三峡大坝的规模。中国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转型。过去数十年,工业化进程推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煤炭等传统能源占比高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双碳”目标。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被列为国家战略级项目,旨在提升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降低对外能源依存度。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建设周期预计超10年,涉及特高压输电、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多重领域,成为中国基建能力的集中体现。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创新方式建设,核心项目墨脱水电站位于50公里河道内,利用2350米的天然落差,建造全球最高的混凝土坝体,高达300米。工程需浇筑2800万立方米混凝土,砂石骨料需求量达1.5亿吨,钢材用量近60万吨,规模远超三峡大坝的2072亿元投资。施工需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进行,抗震设计标准达9度,技术难度空前。配套的4000公里特高压输电线路,将电力从高原输至华东,需在高海拔、强降雨环境中完成精准施工。工程的能源意义深远。3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中国钢铁行业年排放的四分之一减排量,为“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电力需求激增。训练一个先进AI模型的耗电量可达数千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而稳定的清洁能源是算力发展的基石。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将为AI算力中心提供可靠电力,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中国掌握的稀土资源与清洁能源体系,构成AI硬件与能源供应的双重保障,形成难以逾越的战略壁垒。工程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施工期间,西藏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加速完善,林芝市的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