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有这么一段:宜修在后宫残害皇嗣的事被前朝大臣们知道了。 张廷玉:皇后好好的费这个心思干嘛,来日谁登基她都是母后皇太后。 张廷玉的意思就是:皇后没理由害皇嗣。 但皇帝回答是:权柄下移她怎么肯? 说实话,张廷玉说的没错,但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皇后宜修实在目光短浅。 按照咱们古代的规矩,一个家族里的孩子都只能认父亲的正妻为母亲。 无论孩子是正室生的还是侧室生的。 红楼梦里贾环、探春虽是赵姨娘所生,但也只能以王夫人为母亲。 探春更明言以自己的舅舅是王夫人的兄弟王子腾,而不是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 这样的道理在皇家同样如此,皇后是所有皇子公主的母亲。 哪怕未来皇帝不是皇后生的,但未来的皇太后仍旧是如今的皇后。 早期庶出的皇子若登基,其生母也并不能被尊奉为皇太后,最多追封。 因为皇太后只能是先皇正妻。 随着时间推移,后来皇帝生母若非皇后,也逐渐出现了两宫太后并立。 不过终究有所区别,哪怕妃子做了皇帝生母其地位也要低于皇后。 最典型的例子,晚清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与咸丰帝正宫慈安太后。 慈禧太后母凭子贵,虽是太后,但她从来不敢跟慈安太后发生正面冲突。 两宫垂帘期间,仅在安德海事件与同治帝选后一事上发生过分歧。 但这两件事都以慈安太后“胜出”结束。 慈安太后在生时,慈禧太后也是谦逊有礼恪守作为妃子的本分。 甄嬛传里的宜修虽然是个继后也不得宠,但终究是个皇后。 无论那个皇子公主都要叫她皇额娘。 不管是齐妃还是甄嬛,谁的孩子成了皇帝宜修都是母后皇太后。 哪怕三阿哥所说他让齐妃做太后,圣母皇太后终究低一头。 可以说,宜修出于妒忌出于恨意残害妃嫔皇嗣是说得过去的。 但要说宜修为了独尊,说不过去,也只能证明宜修是吃饱了撑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