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洗个头还会引发脑梗呢?难道以后都不能随便洗头了吗?
01.脑梗与洗头有关?洗澡是先洗身体还是先洗头?
脑梗通常是由脑部血液供应受阻导致的,患者可能会面临失语、偏瘫等严重后果,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洗头的过程中,老年人常见的弯腰动作会导致血液流向大脑的急剧变化,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和脑血管的痉挛。
实际上,研究指出,洗澡时水温不当、头部过度弯曲以及用力过猛的搓洗动作都可能诱发血压升高和脑血管痉挛,这些都是脑梗的常见诱因。
日本的研究更是发现,洗澡不当每年可能会导致大约14000人死亡,这其中包括因为先洗头导致的心血管过载。
虽然有观点认为先洗头可能夸大了风险,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洗澡的顺序和方式应该更加谨慎。
维多利亚皮肤与癌症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先洗身体可以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更好地滋养头发。
而且对于皮肤有痤疮或痘痘的人来说,最后洗头可以减少洗发水残留在皮肤上的风险,从而减少皮肤问题。
因此,洗澡的顺序应该因人而异,特别是老年人,更考虑考虑先洗身体以减少健康风险。
02.洗澡也要“挑”对时间,这4个时间段不宜洗澡。
洗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选择正确的洗澡时间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这4个时间段最好不要洗澡,以防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体力或脑力活动后
无论是剧烈的体力活动还是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人体都处于高度兴奋和加速代谢的状态。
这时候立即洗澡,尤其是冷水澡,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管突然收缩,心血管系统受到冲击。
2、饮酒后
饮酒后人体的肝功能会暂时受影响,处理酒精代谢的能力下降。
这时候洗澡,尤其是热水澡,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会引起头晕、昏厥等症状。
3、吃饱或空腹时
吃饱后身体需要大量的血液支持消化系统,这时候洗澡会使血液分流到皮肤,减少肠胃的血液供应,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可能会引起腹痛或者消化不良。
空腹时同样不建议洗澡,因为洗澡过程中体温会升高,加速血液循环,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现象,引起虚弱或晕厥。
4、临睡前
虽然许多人习惯睡前洗澡,但是从医学角度来看,洗澡后身体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可能不容易入睡。
研究表明,洗澡后1-2小时再睡觉有助于身体温度逐渐降低,更有利于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
03.老年人应该多久洗一次澡?
对于老年人来说,过于频繁的洗澡可能对健康并不有利,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
适当降低洗澡频率可以减少身体因为洗澡发生的温度变化和应激反应。
一般来说,冬春季节,当气温较低时,老年人一周洗澡一次就足够了,而在夏秋季节,尤其是气温较高、出汗较多时,可以适当增加洗澡频率,比如一周洗澡两次。
需要注意的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度消耗体力或者引起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04.中老年人洗澡,这4点千万别忽视
1、不要用力搓澡
老年人的皮肤比较脆弱,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过度用力搓澡不仅可能会损伤皮肤表层,还可能刺激皮肤,导致瘙痒或皮肤病。
2、尽量不要锁门
为了安全考虑,建议老年人洗澡时不要锁门,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家人或救护人员可以迅速进入浴室提供帮助。
3、选择洗澡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保护屏障功能会逐渐减弱。老年人应该选择温和、滋润的洗发水和沐浴露,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
4、注意水温
热水可以帮助身体放松,但是过热的水可能会对心脏造成负担。
同时,过热的水温也会破坏皮肤的油脂层,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或其他不适,建议将水温控制在37-39摄氏度。
中老年人在洗澡时一定要注重方法和时机,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让我们关爱身边的老人,从细节做起,为他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