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国的12名战士驻扎在南薰礁,可当驻扎时间结束后,他们却仍没有回来,直到有人过去后才发现,12名战士中竟牺牲6名,剩下5名失踪,并且在现场完全找不到线索。 南薰礁,藏在南沙群岛的犄角旮旯里,离大陆远得要命。那年头,中国海军陆战队派了12名战士去守礁,任务是看住这片海疆,别让外人随便踩进来。这帮年轻人,平均也就二十出头,背着步枪上了礁,日子却过得比想象中苦得多。 守礁的条件有多糟呢?礁盘涨潮时淹水,退潮时露出来,战士们只能住高脚屋,木板搭的那种。白天太阳晒得人头晕,晚上风吹得骨头冷。淡水靠天,雨下多少喝多少,没雨就干瞪眼。吃的呢?罐头、饼干,天天啃,啃得嘴里没味儿。跟外界联系全靠一台破收音机,信号还时有时无。精神上更煎熬,整天盯着海,啥动静没有,孤单得能把人逼疯。可这帮战士硬是咬牙撑着,天天巡逻站岗,没一句怨言。 1988年那会儿,守礁任务不算啥新鲜事。南沙群岛那块地方,自古就是中国的,可周边国家老惦记着插一脚。尤其两年前,中越在赤瓜礁干了一仗,关系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南薰礁这地方偏是偏,可战略位置不差,守住它等于给南海加了道锁。所以,这12个人肩上的担子不轻。 转折来得太突然。1990年11月7日,南海舰队那边发现不对劲了——南薰礁的无线电没声儿了。喊了好几遍,没人回。指挥部坐不住了,赶紧派船过去查。11月9日,船到了礁边,老远就看见高脚屋孤零零杵在那儿,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 上礁一看,惨得没法说。6个战士没了,遗体就在屋里,身上全是枪伤,头和胸口中弹,准得吓人。屋里乱七八糟,墙上弹孔密密麻麻,显然打过一场硬仗。可怪就怪在,另外5个人呢?包括带队的礁长和通讯员,全都不见了。装备还在,东西也在,就是人没了,像凭空蒸发似的。搜查队在附近水里捞了几支步枪,可没找到外来的家伙什儿,连个船影子都没瞧见。 调查组忙活开了。日志本翻到11月5日,写着天气和值班的事儿,没啥异常。弹壳满地,血迹干了,空气里一股子味儿。可再怎么查,5个失踪的战士一点痕迹都没留。军方猜,事儿可能发生在11月6日晚上到7日早上,可具体咋回事,谁也不知道。 这事一上报,整个舰队炸了锅。增援船一拨拨往那儿跑,海面搜了个底朝天,除了几块烂木头,啥也没捞着。那片海水流急得很,东西早不知冲哪去了。调查组折腾了好几周,啥也没搞明白。 外面猜啥的都有。有人说,准是外头干的,越南那帮家伙两年前吃了亏,憋着劲儿报复。可南薰礁附近没船经过,没人瞧见啥动静,这话站不住脚。又有人嘀咕,会不会是自己人窝里斗?可守礁这帮兄弟平时关系好得很,心理素质也硬,这种可能性不大。军方查了几个月,愣是没头绪,这事儿就这么悬着了。 南薰礁这桩惨案,逼得军方得好好想想咋守礁了。之后,补给多了,装备也升级了。以前一个月送不上一次水,后来船隔三差五就跑一趟,吃的从饼干变成了热饭。高脚屋也换了结实材料,雷达装上了,海面一动静都跑不了。这么折腾下来,守礁的日子总算没那么熬人了。 6个牺牲的战士,军方没忘。追悼会办得挺隆重,灵柩回了陆地,国旗盖着,军号吹得人心里沉。南薰礁上还立了块碑,刻着他们的名字,每年清明都有人去看。那5个失踪的,名字也进了档案,没找到人,但不能没他们的位置。 时间一晃,南沙变了样。填海造陆搞起来,南薰礁从个破礁盘变成了像模像样的基地。电通了,水有了,房子盖得结实,红旗往那儿一插,战士们站岗都精神了不少。这变化看着爽,可背后是多少人拿命换来的,谁心里都清楚。 南薰礁的事儿过去了这么多年,真相还是个谜。那12个战士,有的走了,有的没了影,可他们干的事儿没白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