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气郁结:从方剂到治法的实践路径
1. 核心治则:疏肝为先,调和肝脾
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川芎)理气解郁,适用于胁痛、腹胀初期。
木旺乘土: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防风、陈皮)补脾泻肝,调肝理脾,治肠鸣腹痛、泻后痛减。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疏肝养血健脾,适用于肝郁血虚脾弱之胁痛、月经不调。
土虚木乘:理中丸合四逆散(人参、白术、柴胡、枳实),温中健脾兼疏肝理气,治脾胃虚寒兼肝郁气滞。
2. 随症加减的脏腑同治
兼心火旺:加黄连、栀子(如柴胡清肝饮),泻肝火、安心神。
兼肺阴伤:配沙参、麦冬(如一贯煎加减),养肝阴、润肺燥。
兼肾阴虚:合六味地黄丸(如滋水清肝饮),滋肾水、清肝热,治阴虚肝郁之遗精、潮热。
3. 名家用药示例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提到肝风乘胃,木火犯胃,强调肝气横逆导致胃脘痛、嗳气等症。其中逍遥散加味(如加半夏、茯苓)是叶氏常用配伍。
《临证指南医案》中“某案”治胃脘痛用逍遥散加郁金、香附,“徐案”治胁痛用逍遥散加川楝子、延胡索,均体现疏肝和胃的思路。
张锡纯治泄泻案:久泻不止,每因情绪波动加重,用泻肝补脾法,以白术、山药健脾,龙骨、牡蛎平肝,佐柴胡疏肝,取“土得木而达”之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