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京京热”催生出“苗京京体”:警惕!别让 “苗京京” 式写作成为创作的 “陷阱” 这两天,“苗京京” 火得一塌糊涂,连她自己都直呼莫名其妙。可这股 “京京热”,却让不少作者慌了神。我发现一个可笑的现象,苗京京的粉丝们纷纷抛弃以往的写作套路,一股脑儿地转换成 “京京体”了:短句式、无标点、大白话,成了流量密码的标配。 研究 “苗京京” 的账号,网友们的总结确实都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她的文章,我突然联想到那些爆火的流行歌曲,像《江南 style》《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你笑起来真好看》…… 就拿《两只蝴蝶》来说,2004 年发行后,凭借直白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火遍全国,歌手庞龙也借此跻身一线。可后来,因为风格过于单一,逐渐没了声响。还有 2005 年的《老鼠爱大米》,是 “手机铃声时代” 的代表作,单月下载量高达 600 万次,简单旋律和 “口水化” 歌词成了早期网民上网必备。但如今,也只是被当作 “时代符号”。而那些沉淀下来的流行歌曲,不但在词曲上通俗易懂,在情感上也具备广泛、深远的普适性,反映时代的文化符号价值,一代接一代地给予迭代赋能,所以经久不衰。 “苗京京” 的文章,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就像那些“短命”的流行歌曲,一时间内凭借独特风格吸引眼球,但没有持续发酵和积累的价值。我看这个账号是刚刚开始创作,如果后续有重量级的文章作为压舱石,则另当别论;如果一直是目前这个状态,我认为红不了多久。另外,追星追流量的广大作者,一定要探索和坚持自己的风格,创作不能只图一时热度,跟风是没有意义的。创作需要沉淀和创新,希望 “苗京京” 和 “京京迷” 们都能明白,保持自己的风格,拓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在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