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不跳水了,有啥打算?"李宁问全红婵这个问题后,全红婵不知怎么回答。网友的暖心建议背后,藏着运动员转型的现实路径。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保障计划》明确,奥运冠军可通过"人才引进"进入高校或事业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等院校每年接收近百名退役运动员。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周强透露,该校为运动员定制"理论+实践"课程,杨倩等奥运选手均在此深造。 对于创业方向,李宁公司近年扶持的"体育+"项目已孵化12家初创企业。体育产业专家张伟指出,全红婵的国民度和商业价值远超普通创业者,若结合运动品牌或青少年培训赛道,成功概率极高。 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运动员退役后超70%进入体制内工作。但全红婵的特殊性在于,14岁夺奥运金牌的经历赋予她更大选择空间——无论是像邓亚萍那样跨界从政,还是效仿郭晶晶专注体育公益,这位"天才少女"的未来远比网友想象的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