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落井下石”了!中国光刻胶,离日本到底还有多大差距? 日本最近突然宣布禁止向中国出口EUV光刻胶,这记"闷棍"确实让国内芯片行业有点难受,这种比香水还金贵的材料,直接关系到最先进芯片的生产,但事情可能没表面这么简单,中国其实早有准备。 光刻胶可不是普通的胶水,它相当于在头发丝上刻字的纳米级"钢笔",目前全球90%的市场都被日本JSR、信越化学等巨头垄断,就像做菜时突然被人拿走了盐罐子——中芯国际等企业的7nm生产线确实会受影响。 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南大光电已经能小批量生产ArF光刻胶、武汉太紫微的KrF光刻胶突破120nm精度、独创的"分子烘焙法"让28nm芯片良品率达到93.7%。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去年对镓、锗的出口管制就让日本很头疼,国内高校每年培养5000多名半导体人才,其中42%是海归专家,人才储备充足。 还记得日本之前对韩国断供光刻胶吗?三星因此损失27亿美元,但中国显然不会坐以待毙,上海微电子在攻关28nm光刻机,华为在打造"鸿蒙+芯片"生态,都在寻找新出路,网友说得对:"每次封锁,中国就多一个自主产业链。" 日本这次出手看似凶狠,其实暴露了他们的焦虑,从液晶面板到光伏产业,中国总能在封锁中逆袭,光刻胶虽然难搞,但并非无解:需要产业链协同,光刻胶要和光刻机厂商深度合作,既要政策扶持,也要市场激励,避免企业"躺平"。 短期肯定会有阵痛,但长远来看,这可能是中国半导体材料的"觉醒时刻",就像任正非说的:"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等到日本发现制裁反噬自身时,这场博弈的胜负可能就要逆转了,毕竟,中国制造的发展史已经证明:所有卡脖子的技术,最后都会变成我们的加分项。 新财富:《国产半导体光刻胶静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