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沈阳军区召开干部大会,要求与会人员必须逐一发言。听着台上的一句句发言,沈阳军区参谋长吴信泉中将怒发冲冠,非要为老首长争上一争。轮到他发言时,他公正评价:“(首长)为革命赤胆忠心,居功至伟啊。” 吴信泉,这名字在军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他1912年出生在湖南平江一个穷苦人家,小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可他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十几岁就跟着红军闹革命,从扛红缨枪的小战士一路拼杀,成了能征善战的将领。 战场上的他,打起仗来像头豹子,脾气也是火爆得很,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尤其是听到有人歪曲老首长的功绩,那火“腾”地一下就冒起来了。 大会现场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前面的发言一个比一个谨慎,话里话外都在避重就轻。吴信泉坐在台下,手攥得椅子扶手咯吱作响,脸涨得通红,活像个要炸了的火药桶。身边的战友拽了拽他衣角,小声劝:“老吴,悠着点。”他却把袖子一甩:“这事儿我能忍?老首长什么为人,咱们心里都清楚!” 终于轮到吴信泉上台。他“蹭”地站起来,军装笔挺,大步流星走到台前,“啪”地一个标准军礼,震得全场鸦雀无声。“同志们!”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在礼堂里回荡,“咱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首长带着咱们打了多少硬仗,流了多少血,你们敢说忘了?”他越说越激动,额头上青筋暴起,“长征路上,他带着咱们啃树皮、过草地;抗战时候,多少次冒着枪林弹雨指挥战斗;解放战争,哪一场恶仗没有他的身影?说他没有功劳,良心都被狗吃了!” 台下的人有的低头不敢看,有的暗暗点头。吴信泉停顿了一下,眼神扫过全场,语气稍稍缓和:“老首长为革命赤胆忠心,居功至伟啊!他把一辈子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咱们不能昧着良心说话!”这话一出口,礼堂里响起零星的掌声,随后越来越热烈,像潮水一样涌来。 散会后,有人劝吴信泉:“你这么说,就不怕惹麻烦?”他把胸脯一挺:“怕啥!我吴信泉从参军那天起,就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老首长的功劳,就是要大声说出来!”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吴信泉用自己的血性和正直,为老首长撑起一片公道,也让在场的人看到了一个军人最纯粹的忠诚——不为别的,就为了心里那份对革命、对战友的情义,哪怕冒着风险,也要把真相说出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