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警察从陈惠敏的家中搜查出1支手枪,200发子弹。就在警察要将陈惠敏带走的时候,妻子吴国英站了出来,说:“警官,你们弄错了,这些东西不是我丈夫的,这些是我藏起来的!” 那时候香港街面乱得很,年轻人想混出个名堂无非两条路:要么考警察吃公家饭,要么扎进帮派当古惑仔。说来也巧,陈惠敏这两条道都走过一遭。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陈惠敏穿上了皇家香港警察的制服。可这铁饭碗没捧多久,他跟着洋人上司当狱警的时候,反倒跟监仓里那些江湖人物混得熟络。 后来干脆脱了警服,转头就扎进了帮派堆里。仗着会打拳又能镇场子,没几年就成了"14K"帮里叫得上号的头目。 那时候尖沙咀的夜场都得看他们脸色,收保护费、摆平纠纷这些活计,陈惠敏带着手下弟兄干得风生水起。 要说这人身上最出彩的本事,还得数他那双铁拳头。 1972年东南亚拳赛上,三十五秒就把日本拳手揍趴下的场面,到现在还被老辈人当故事讲。那场架打完,"拳有陈惠敏,腿有李小龙"的说法就在江湖上传开了。 后来电影公司找上门来,让他演黑帮大佬根本不用教,往镜头前一站就是活脱脱的帮派大哥模样。八十年代那部《杀入爱情街》,他演个重情重义的江湖人,看得观众直拍大腿说"比真黑社会还像黑社会"。 混江湖的汉子遇上真感情倒是件稀罕事,有回陈惠敏带人去夜场收数,收银台坐着个叫吴国英的姑娘,和场子里那些浓妆艳抹的女人完全两样。 这姑娘见了纹龙画虎的帮派分子也不露怯,该给钱就给钱,多余的话一句不说。陈惠敏连着去了大半年,每次看见这姑娘安安静静数钱的样子,心里就痒痒。 后来托人打听才知道,姑娘家里是正经做小生意的,在夜场打工就为贴补家用。 追这姑娘可费了老劲,陈惠敏天天变着花样送东西,从西洋巧克力到金项链送了个遍。姑娘家里听说女儿被帮派头子盯上,吓得连夜要把她送回潮州老家。 最后还是吴国英自己铁了心,瞒着家里跟陈惠敏把婚书给扯了。婚后这姑娘也硬气,不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帮着丈夫管账目、看场子,成了帮里兄弟公认的"大嫂"。 日子本来过得挺红火,谁料想1988年出了档子要命的事。日本山口组那边托人找陈惠敏买军火,说是要和别的帮派火拼。 江湖上讲究个义气,陈惠敏抹不开面子就应承下来。哪知道香港警方早就盯上了这条线,突击搜查时在他家保险柜里抄出手枪和两百发子弹。按当时的《公安条例》,非法持枪最少要吃七年牢饭,更别说陈惠敏这种有案底的帮派头目。 眼瞅着警察要给人戴手铐,吴国英突然冲到前面,一口咬定枪弹都是自己藏的。这招确实管用——保险柜是夫妻联名户头,法律上说得过去。 再加上陈惠敏早年在惩教署当过差,暗地里托关系打点,最后法官真信了这套说辞。结果吴国英替丈夫顶了罪,好在判得不算重,蹲了两年多就出来了。 经了这档子事,陈惠敏算是彻底醒了神。九十年代香港回归前搞扫黑除恶,好多帮派大佬跑的跑、抓的抓。他倒是早早收了手,把生意转到正行,开夜总会、搞地产中介,正经当起了生意人。 有回接受《明报》采访还感慨:"混江湖的早晚要还债,不如趁早洗手上岸。" 要说这两口子能过到今天,吴国英确实功不可没。当年替夫顶罪的事传开后,帮里兄弟都说"大嫂比大哥还硬气"。 后来陈惠敏做生意,财务全交给老婆打理,夜总会里的小姐想往老板身上贴,看见老板娘坐镇都不敢造次。03年非典闹得最凶的时候,他们家开的酒楼差点倒闭,还是吴国英带着员工做外卖便当熬过了难关。 如今七十多岁的陈惠敏早没了当年的江湖气,偶尔在电影里客串个叔伯辈的角色。前些年查出肺癌,老婆天天盯着他戒烟戒酒。 有回老友聚会,有人提起当年收保护费的威风事,他摆摆手说:"我现在就是个怕老婆的糟老头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提也罢。" 这对夫妻的故事后来被《香港志·社会卷》收录,作为反映上世纪香港社会变迁的典型案例。要说他们能风雨几十年走过来,倒也应了那句老话:江湖路险,难得有人愿意替你挡刀挨枪子;世间情薄,总归是患难夫妻最知冷暖。 (文章信息来源:1.1988年香港警务处案件记录档案 2.1997年《明报》人物专访 3.2005年香港电影资料馆口述历史项目 4.2018年版《香港志·社会卷》 5.陈惠敏2020年电视访谈实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