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的2月28日,刘邦当了皇帝后,忽然想起自己和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于是便回到沛县找人。没想到,曹寡妇却跪倒在地:把儿子带走吧,至于自己,是誓死不会进宫的! 敬请看官老爷们点一下“关注”,可以留下您的精彩见解,感谢分享与支持哟! 公元前209年的沛县,刘邦把最后一口酒葫芦摔在桌上,醉眼朦胧地望着曹氏在油灯下织布的身影,眼前这个比他大2岁的寡妇,总能把茅草屋收拾得妥帖。 即使他三天两头带狐朋狗友来胡吃海塞,屋角的陶罐里永远备着解酒的葛根汤,只是肥儿又尿床了。 曹氏头也不抬,布梭在经线间穿梭如鱼,刘邦讪笑着摸鼻尖,他给儿子取名"肥",是盼着这孩子能像田里的冬瓜般壮实。 此刻襁褓中的刘肥正蹬着小腿,小手攥住父亲沾着草屑的衣襟,那年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传到沛县时,刘邦正带着乡勇往骊山送徭役,他喝干一坛酒,把竹简往地上一摔:去他的暴秦! 谁也没想到,这个总欠酒钱的亭长,竟在芒砀山扯起了反旗,而曹氏只能抱着刘肥站在村口,看男人背影混进暮色,像看一粒没入江河的石子。 七年征战淬炼出刘邦的帝王相,却把曹氏熬成了霜打的秋草,项羽的楚军冲进沛县那日,她把最后半袋粟米塞给邻居大娘,自己抱着刘肥躲在腌菜缸里。 咸腥的汁水浸透粗布衣,头顶传来楚兵翻箱倒柜的响动,刘肥突然"哇"地哭出声,项羽盯着阶下囚曹氏,感叹"倒是条硬骨头。" 她发间还沾着菜叶,刘邦在荥阳被围得铁桶似的,楚营里却传来消息:曹氏母子要被押上刑场。 千钧一发之际,和谈的风终于吹进彭城,她们像两片枯叶,随着项羽的战车重新飘回人间。 只是娘俩还是过着以前的苦日子,公元前202年的长安城,刘邦在未央宫龙椅上扭了扭身子,觥筹交错间,他忽然想起沛县那盏昏黄的油灯,"陛下,齐地需有宗室坐镇。" 张良的提醒让帝王酒醒三分——是啊,他还有个流落在民间的长子,使者踏进沛县茅屋时,曹氏正在院里喂鸡。 褪色的葛衣洗得发白,刘肥却出落得俊俏,"娘,我跟他们去,"少年攥紧拳头,曹氏望着儿子与那人七分相似的眉眼,突然想起离乡那夜飘着细雨。 "草民曹氏,叩谢圣恩,"她跪在青石板上,额头抵住冰凉的地面,使者捧着凤冠霞帔苦劝:娘娘,宫里锦衣玉食…… 可是她却淡然回复:大人莫折煞草民...曹氏直起身,眼角皱纹里盛着二十年的风雨,这双手,只会种地织布。 要说还是她一早就能看得明白,只是可怜要母子分离,刘肥在长安城头回望时,母亲仍站在村口老槐树下。 她不是不懂宫墙里的荣华,只是太清楚吕雉眼底的寒光,当年在楚营,那个女人能把玉簪刺进俘虏喉咙,如今又怎会容下先她入宫的旧人? 齐王宫的银杏叶黄了七载,刘肥在案前批阅竹简,曹参老臣每隔半月便来授课,教他"治大国如烹小鲜"。 当吕后特使送来毒酒时,刘肥望着琉璃盏中晃动的鸩影,突然想起母亲塞给他的粗布帕——帕角歪歪扭扭绣着"慎"字。 公元前189年,齐王薨逝的消息传到沛县,曹氏正在给邻家娃娃缝虎头鞋,她往铜盆里扔了几张纸钱,火光映亮满头银丝。 村童问她为何不哭,老妇人只是笑:肥儿走时,天上又多了颗星,三年后长安城传来密报,说吕后诛杀了戚夫人。 曹氏在菜园里锄草,惊飞一群麻雀,她忽然想起刘邦最后一次回乡,醉醺醺地要带她看未央宫的月亮,那时她往他怀里塞了双布鞋,鞋底纳着七层麻线,针脚密得像永远说不出口的心事。 公元前195年的雪夜,未央宫传来丧钟,曹氏坐在门槛上剥栗子,火塘里的木柴噼啪作响。 她把最饱满的那颗埋进院角,就像二十年前埋下那坛女儿红,地底下的酒坛终究没能等来开封日。 但齐地的麦浪年复一年翻滚,如同儿子穿过的锦袍,村口老槐树又抽了新芽,曹氏在某个寻常的清晨没再醒来。 乡亲们合上她死不瞑目的眼睛时,发现她掌心攥着块玉珏——那是刘邦当年押在酒肆的信物,玉身裂痕里,还留着沛县老酒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