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印度拒绝中巴提议,莫迪要求进行毁灭性打击,巴基斯坦导弹升空

南亚地区,不论是克什米尔,还是谈判桌上的激烈唇枪舌剑。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宿敌关系从未真正松懈,最近一场紧张的升级,似乎正在将局势推向难以控制的边缘。 整件事情的导火索,还得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一项提议说起,作为地区内的大国之一,中国在南亚拥有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近年来更是与巴基斯坦维持着“铁杆兄弟”的关系,近来,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风口浪尖,为了推动局势稳定。 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向印度提出了一项所谓和平框架的“提议”,试图通过多边对话重新审视该地区的现状,甚至不排除进行某种程度的国际化调停,不过,这份看似“善意”的提案在新德里可谓彻底碰了钉子,中巴联手提议的核心,绕不开将克什米尔问题摆到国际平台上。

这被印度解读为直接挑衅国家主权的举动,印度总理莫迪不会在这样的问题上后退半步,自他上台以来,“强硬的印度”一直是他政府的政治品牌,在他的领导下,印度不仅将克什米尔问题紧紧攥在手中,还在2019年单方面取消了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殊自治地位。 这一决定曾在国际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也彻底激怒了巴基斯坦,对中巴提议,莫迪还未正式表态,激烈的态度已经通过印度高层释放出来,多个政界人士和军方高层接连表态,称这是南亚地缘政治下的“阴谋”,旨在孤立印度,并强行打破其主权完整,印度方面甚至强调。

“想用调解来软化我们的人,恐怕选错了对手,”显然,莫迪政府不愿展现丝毫的软弱,更不打算给中巴机会瓜分地缘话语权,如果说莫迪的一贯作风是外交上的强硬指挥,那么印度军方的这次表现无疑是在拿扩音器喊话,就在中巴提议曝出后,印度军方的一份声明点燃了舆论。 “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威胁我们,如果发生侵犯,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彻底毁灭性的打击,”注意,“毁灭性打击”这几个字可不是玩笑,在印度语境里,这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威胁,意在警告任何试图干预该地区事务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过去几年里。

印度军方在边境冲突中积累了更多的信心,无论是曾经在加勒万河谷的对峙,还是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多次交火中,这股自信似乎正在加剧,对巴基斯坦而言,印度的这番言论无异于火上浇油,巴基斯坦军方立刻进行了回应,“我们不接受威胁,任何侵略都将得到迅速与强烈的反击。 ”一时间,两个核武国家的言辞,似乎距离擦枪走火,只剩下了一点火星,就在紧张气氛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巴基斯坦突然进行了最新一轮导弹试射,这是一枚地对地导弹,具有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虽说巴基斯坦官方表示,这次试射纯粹属于“例行测试”,目的是提高国防技术水平。

但在这个时间点上,谁会相信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演练?军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巴基斯坦的这次试射是一次“警告性展示”,目的在于表明自己并不害怕任何边境冲突的升级,作为一个体量远不及印度、但一直以来都将核威慑视为安全支柱的小国。 巴基斯坦过去几十年来一直通过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来保证与印度之间的“动态平衡”,而此次导弹升空,无疑是在印度释放“毁灭性打击”威胁后的一次试探性反击,这个动作显然没有被印度方面忽略,印度军方高层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新闻媒体捕捉到了参谋长亲自前往指挥中心的画面。

这让整个局势显得愈加紧张,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中巴之间的“联盟效应”也日益明显,从经济走廊的开展到克什米尔议题上的步调一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深度合作让印度感到压力倍增,尤其是中国,北京最近一系列对南亚政策的调整,被印度视为“包围策略”的一部分。 印度媒体热议的词汇,“珍珠链战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认为中国在用一系列港口和项目,试图将印度压制在亚太局限中,在这种复杂的博弈中,印度显然不打算扮演被动挨打的角色,莫迪政府频频加强与美国、日本等国的防务合作。

同时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全球南方”的大旗,试图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外交支持,当两个核武国家针尖对麦芒时,谁也无法忽视可能的后果,印度与巴基斯坦长期以来维持的“不对称威慑”平衡,被认为是南亚避免全面战争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随着两国间军事对抗的逐步升级。 这一平衡正受到严峻考验,而现在,在中巴联合“提议”遭拒并被莫迪回以“毁灭性打击”后,巴基斯坦导弹的升空似乎让局势更趋于危险,尽管明面上两国领导人都极力维持政治言辞的克制,但军事举措的升级却早已不受控制,事实上,即便是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担忧。

如果南亚两国彼此都不踩刹车,那么这片土地又有可能陷入一次不可控的动荡,南亚局势的发展,总让人不禁联想到一句俗语,光是摩擦,就可以点燃一座火药桶,印度与巴基斯坦这对“冤家”在长期的互不信任中,已然走到难以回头的地步。 莫迪政府的“强硬外交”或许能够收获国内民粹浪潮的掌声,但越是高调,成本可能也越大,而巴基斯坦倚重导弹威慑的策略,难保未来不被新一轮冲突所捆绑,至于中国,作为幕后深度参与者,显然希望在南亚维持一种对自己有利的平衡,但如何应对印度的反制,却是另一桩棘手的考验。

未来如何发展?我们或许无法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较量远未结束,而南亚的天空,也远未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