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的智慧:"寒则温其源",记住这个思路,可受用终生
"寒则温其源"源于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学说,寒热温凉对应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规律,如同阳光与大地的关系,温暖才能化生万物。
"温其源"的意思是,通过温暖身体的根本,驱散表层的寒邪。
从用药组方来看,许多经典名方都遵循这一原则。比如理中汤,本是温中散寒的方剂,却以干姜为君药,因其能温暖脾阳,而脾阳充足,自然能驱散全身寒气,这就是"火(心)生土(脾)"的体现——心阳旺盛,脾土得温,寒气自消。
在调理时,若遇到四肢冰冷、脘腹冷痛的虚寒患者,常会用到附子理中汤加减。
这本是温补脾肾的方子,为何能改善全身畏寒?正是因为"命门(肾阳)为五脏之根",肾阳充足,则心阳得助,脾阳得温,寒气自然无处可藏,这便是"益火补土"法的巧妙运用。
其实,这句话还有前半句:"热则清其流",与"寒则温其源"相辅相成,如同阴阳互根、水火既济,顺着气血运行的规律,找到问题的根本,从整体调节,再顽固的疾病也能找到破解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