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我一命,我能打开秦始皇陵!”这番“狂妄自大”的言论便出自盗墓“业内高手”姚玉忠之口,2017年,姚玉忠被判处死刑。为了保命,他竟说:“论找墓,一百个考古专家都比不上我!”
当死刑判决摆在面前,一个盗墓贼抛出惊人之语:“饶我一命,我能打开秦始皇陵!”这不是电影里的桥段,而是真实发生在2017年的法庭一幕。说出这话的人,叫姚玉忠,自称“关外第一高手”,敢夸口一百个考古专家都比不上他。这句狂言到底是真本事还是垂死挣扎? 姚玉忠,1962年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新房村,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父亲靠种地和编竹筐养活十口人,姚玉忠排行老三,从小穿旧衣服,吃粗粮,书都没几本。可他偏偏对风水感兴趣,翻着父亲的几本破书自学,琢磨山川地势,居然摸出点门道,能一眼看出哪里可能藏着古墓。按理说,这本事要是用对了地方,没准能干出名堂,可惜他走上了歪路。 长大后,姚玉忠迷上了赌博。起初是小打小闹,后来赌得昏天黑地,输得倾家荡产,欠了一堆债。走投无路时,他想起了自己的风水“绝活”,决定靠盗墓翻身。他自创了一种叫“扎子”的工具,比洛阳铲还好使,能精准探出地下墓穴。白天踩点,晚上挖墓,他干得顺风顺水,慢慢成了圈里有名的人物。
姚玉忠的盗墓生涯不是一个人单干,他拉了一帮人,连亲弟弟姚玉飞都被他拽下水。兄弟俩配合默契,盗墓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他用“扎子”探墓,看星象定方位,技术娴熟得让人咋舌。多年间,他带着团队挖了无数古墓,偷来的宝贝换成钱,大手大脚花在赌桌上,连家人都沾不上光。 到了三十多岁,姚玉忠的名号在盗墓圈里响当当,人称“关外第一高手”。他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开始瞄准更大的目标。2012年,他把一对新石器时代的玉镯卖了六万块,又拿一块玉壁抵押给个叫田亚军的人,换来的钱照旧扔进赌场。专家鉴定,这些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价值连城,可在他眼里不过是赌资。 从2012年起,姚玉忠彻底放飞自我,带着12个团伙疯狂作案,盗掘文化遗址11次,古墓16次,涉案文物高达2063件,总价值5亿元人民币。他的团队分工明确,从勘探到销售一条龙,俨然成了地下文物产业链。姚玉忠自以为天衣无缝,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2014年12月8日,辽宁朝阳警方动手了。那天晚上,警察冲进姚玉忠在朝阳的别墅,把他从奢华的生活里揪出来,铐上手铐,塞进警车。2016年4月14日,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检察院列出一串罪名: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抢劫罪、倒卖文物罪,证据铁板钉钉。 法庭上,姚玉忠低着头,一声不吭,直到法官宣读死刑判决。他突然抬起头,情绪激动地喊出那句惊世骇俗的话:“饶我一命,我能打开秦始皇陵!”还补了一句:“论找墓,一百个考古专家都比不上我!”旁听席炸了锅,有人震惊,有人窃笑。可这狂言真能救他吗? 姚玉忠声称,凭他多年的经验,能破解秦始皇陵的秘密。这座陵墓规模宏大,机关重重,连现代科技都没完全摸透,他一个盗墓贼哪来的底气?专家分析,他的“扎子”和看星象的手段,只适合浅层小墓,对付秦始皇陵这样的超级工程,根本是痴人说梦。法庭认定,这不过是他在绝境里的最后一搏,判决没变,死刑照旧。
2017年10月17日,辽宁省高院驳回姚玉忠的上诉,维持死刑判决,缓期两年执行。他的狂言没掀起任何波澜,相关部门压根没理会。秦始皇陵依然静静地待在陕西,守着千年的秘密,而姚玉忠被关进高墙,等待生命的终点。 他的罪行触目惊心。27次盗掘,2063件文物被偷,总价值5亿元,其中不乏新石器时代的一级文物。他把历史瑰宝贱卖给赌场和黑市,文化价值毁于一旦。警方虽追回大部分文物,但被破坏的遗址和流失的信息再也回不来。他的团伙像蝗虫一样,啃噬着国家的文化根基。 2017年11月28日,死刑缓期执行生效,姚玉忠的命运尘埃落定。他本有聪明才智,却被贪婪和赌瘾拖进深渊。他的死,不仅是法律的惩罚,也是他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