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初夏,出汗多、爱上火的孩子,就用这个甜甜水来补津液! 夏天,阳光明媚,是补阳气的

初夏,出汗多、爱上火的孩子,就用这个甜甜水来补津液!

夏天,阳光明媚,是补阳气的黄金季节。

但是,因为天气炎热,出汗多,很容易出现津液耗损、虚火上浮的情况。

津液一旦亏损,孩子会表现一些的症状,如小便黄、大便干、心烦意燥、入睡困难、口干舌燥、爱喝冷饮、舌质红、草莓舌明显等。

很多人忽略了一点,津液亏损时,阳气很难补进来,或者补出一堆燥热,白白错过夏季补阳黄金期。

因为气和津液是相互依存的,气能行津,津能载气,如果体内津液不足,阳气进入身体无所承载,就容易变成火气到处捣蛋。

孩子为稚阴稚阳之体,夏天既要补阳气,也要补津液,气阴平衡,才能在夏天里顺时长高、增强体质,到了秋冬才不感冒咳嗽。

要如何补津液呢?

这个季节,我们会发现有时候大量喝水,也不解渴,因为喝白开水≠补津液。

大量的喝水,很多时候,脾胃运化不了,要不顺利排出去,要不变成水湿,拖垮脾胃。

补津液,我们要喝一些“生津水”,生津液的能力强,不用大量喝水,也能把津液补足。

想要快速直接地补充津液,很推荐喝一个汤——乌梅三豆汤。

可别小瞧它,这个喝着酸酸甜甜的汤,是一位非常全能的选手呢。

娃在外头跑跑跳跳流汗了,喝乌梅三豆汤,可以很快的把津液补到位。

天气热引发的上火,长溃疡、小便少而黄,也可以喝它,清热很有效率。

很多生津清热的茶饮,偏寒凉,对于脾胃不是很友好。

乌梅三豆饮不同,它用到的都是很日常的食材,既能快速给身体补充津液、清热下火,同时也能照顾到脾胃,丝毫不伤及稚嫩的体质,对小朋友很友好。

这个补津液下火很有一手的汤方,是由“乌梅白糖汤”和“扁鹊三豆饮”这两个经典食疗方复合而来的。

乌梅白糖汤出自晚清彭子益先生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乌梅可以生津止渴、养阴,它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能够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

简单来说,乌梅可以把外浮的热气收回体内,平衡身体里的虚火,解除心中的烦闷,养心安神,所以它和夏天太配了。

加一点点白糖,乌梅的酸和白糖的甜结合起来,可以“酸甘化阴”,让身体亏损的津液得到补充,滋养五脏六腑。

而三豆饮是中医鼻祖扁鹊的知名汤方。

因为很多小朋友脾胃比较弱,脾胃负责消化吸收,在做的时候通常把赤小豆换成补脾胃的黄豆。

绿豆负责清热解暑,其绿色入肝,也能清肝火,抚平孩子们的小情绪。

黑豆补肾益阴,把肾水补上来,三者搭配,能温和地帮助身体解热,很适合给孩子喝。

这两个汤方,一个专门为身体补充津液,一个清热降火,两个组合起来,可以温和不伤脾胃的缓解夏天的烦躁。

乌梅三豆汤虽好,煮起来却有些麻烦。

豆子们需要先泡2小时,再煮至少45分钟,把豆子尽可能煮烂,这么一算,需要接近3个小时的制作时间。着急喝的时候,等得心焦~

在选材上,也有颇多讲究。

比如最重要的乌梅,要挑选个头大、肉质厚的晒干乌梅,它是最接近原生青梅果子的,最大程度保存延续了梅子酸甜生津的特点,多用于虚热口渴。而且它的药性更温和,也没有刺鼻的烟熏味,更适合小孩子日常使用。

豆子也要选绿色天然的,闻起来有淡淡豆香味最好,这样熬煮出来的浓汤会更醇香,不怕小家伙挑嘴。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把它做成了膏方,妈妈不用在选材和熬煮上纠结了。

因为是夏天喝的汤饮,我们一改做法,用了鲜苹果收膏,水果自带的香气与甜味喝起来更加清爽。

独立小袋装的膏方,冲泡起来也很方便,随时随地都能给孩子补津液,把夏季的养护变成一件很轻松的事儿~

夏天,脾胃弱,孩子上火,还有比较常见的积食内热上火,舌苔比较厚,早上起来有口气,这个时候,可以配合喝一些儿童【保和膏】消食、清热、利湿,效果就更好,且平和不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