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5年,周总理出访印度尼西亚期间途经昆明,遇到了初恋女友张若名,他轻声地问道

1955年,周总理出访印度尼西亚期间途经昆明,遇到了初恋女友张若名,他轻声地问道:“多年不见,愿回北京工作吗?” ​ ​但是,张若名却拒绝了。 ​ 周总理曾经对她的侄女周秉德说:​“秉德,你知道吗,我在和你七妈结婚之前,在巴黎曾经有过一个女朋友。” ​ ​周总理的这个女朋友就是张若名。 ​ ​张若名是五四运动的一名先驱者,也是周恩来早期的战友。 ​ ​1902年,张若名生于河北保定,虽然她家境优越,但她却不是被宠着惯着的娇小姐,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又娶了继母,张若名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 为了摆脱继母的虐待,​14岁那年,她离开家去了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与邓颍超同为第10级学员。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若名与郭隆真、邓颖超等发起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张若名曾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评论部部长、天津各界联合会庶务科干事。

1919年6月到10月,她曾三次作为天津代表进京请愿。

之后,她与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等人发起创办了天津五四运动的领导组织“觉悟社”。

当时觉悟社的宗旨是不分男女,只要是想为国家与民族做贡献,就都可以参加。而且,觉悟社还有一个规定,就是不允许成员谈恋爱,其成员大都是独身主义者。

后来,张若名的家人知道了她的所作所为之后,气不打一处来,​为了不让张若名抛头露面,家里人把她关了起来,准备用嫁人方式让她回归传统,安定下来。

但是作为一个未满18岁的女学生,她的反抗方式是瞒着家里悄悄报名赴法勤工俭学,于1920年11月,与周恩来和郭隆真等人乘坐波尔多号轮船远赴法国留学。 ​ ​刚到法国时,张若名和郭隆真在巴黎的云母片厂一面做工,一面学习,周恩来则先在巴黎郊区的阿利昂法语学校补习法文。 ​ ​张若名聪颖好学,法文进步快,不久就能顺利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法文书籍,所以她经常担任主讲人。 ​ 后来​在周恩来的建议下,她把讲稿整理成三篇文章,由周恩来带回国内,交给在上海的团中央。 ​ 因工作上接触较多,如花似月、整日笑语盈盈的张若名博得了周恩来的好感,而张若名也对周恩来钦慕已久,之后两人由相互倾慕而发展为恋人。

​1922年,张若名和郭隆真一起加入赵世炎、周恩来、李富春组织的“中国少年共产党”。

​然而在1924年,张若名的人生历程发生了重大转折。 ​ ​那一年,张若名在法国参加列宁逝世纪念大会,结果张若名身份暴露,遭到法国警方讯问,险些被驱逐出境。

这时,张若名又与当时支部组织负责人任卓宣发生意见分歧,又因家庭出身问题在党内受到了审查,她感到很委屈,产生了退出“少共”的想法。 ​ ​一天,张若名和周恩来说她想留在法国读书深造,也劝周恩来和她一起留下来。说法国的生活这么好,凭我俩的条件一定能学有所成。而我们现在这几个人能干出什么名堂呢?

不过,周恩来没有同意她的想法,说这件事非同小可,让她好好想想,过一个星期我们再谈。一周后的再次交谈,两人仍然意见不一。

周恩来说:“干革命就不能怕艰苦,不能怕牺牲,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假如有一天我将要赴刑场时,你能和我站在一起么?”

这些,张若名做不到。就这样,两个人从此分道扬镳了。 ​ ​1924年7月,周恩来回国,郭隆真去了莫斯科。张若名从此与他们失去联系。

​尽管退出了党组织,不再组织活动,但是她仍然没有忘记报效国家,准备通过学习这条路,为国报效。

​郭隆真去莫斯科前夕,介绍杨堃与张若名相识。杨堃是郭隆真的同乡,1921年里昂中法大学在国内招收的第一批官费留学生之一。

张若名考入中法大学后,与他开始交往。

​尽管分手了,但周恩来没有忘记张若名。

1928年夏天,周恩来从莫斯科开完中共六大回国途中,专程赶到里昂秘密会见张若名,他先告诉张若名,1925年他和邓颖超结婚了,他替邓颖超问若名好。 ​ ​此后,周恩来与张若名,一个在国内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一个在法国静心读书,没有见面的机会。

直到1955年4月,作为总理的周恩来和陈毅副外长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亚非万隆会议,途经昆明作短暂逗留时,看望了张若名、杨堃夫妇,周恩来代邓颖超向张若名问好。 ​ ​张若名当时在云南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她对早年脱离革命的事很愧疚。

周总理说:“你也为革命做了很多工作。”

​就与张若名分手这件事,周恩来曾对侄女周秉德说:“世界上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除了恋人,还有友情,不能当妻子,却能继续成为朋友嘛!就说张若名,我们在天津是一块坐过牢的,我了解她的人品,她自己放弃对革命的追求,但不等于她就一定站在敌人一边,我们还可以是朋友。”

​周恩来和张若名之间,不能简单的用爱情来衡量,他们是战友,更是朋友,这份友谊是真挚的,是澄净的,是没有杂念掺杂的,我们更要用客观理性地角度来看待这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