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印度公然袭击中国“一带一路”承建的巴铁大坝,中国重拳反击命门

打人不打脸,炸坝不讲理! 近日,印度军队突然炮击了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 这一次,目标不是军事营地,而是尼鲁姆-杰鲁姆水电站。 这座水电站并非普通工程,而是中国葛洲坝集团承建的“一带一路”项目,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总投资30亿美元,建在巴控克什米尔的杰赫勒姆河上游。 也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承担着近百万人口的供电与灌溉需求。 印军的炮火击中了大坝的进口闸门和液压系统,直接造成控制系统瘫痪,水位急剧下降十多米。 闸门失效的结果就是:水库失控,泄洪混乱,电站无法运行。 下游多个村庄的水泵因压力骤降而失灵,农田灌溉系统陷入停摆,民众用水受到直接影响。 中国承建海外基建项目多年,从东非铁路到中亚公路,投入巨大,工程遍地。 但从未遭遇如此明目张胆的武力破坏。 印度这次对中国承建的大型民用工程动手。 这不仅让巴方愤怒,也让整个 “一带一路” 合作体系也受到了极大冲击。 更让人气愤地是,印度至今没有公开承认炮击水电站,只以“打击恐怖分子藏匿点”含糊带过。 可卫星图像和地面画面都已证明,炮击精准命中坝体结构区域。

而且,还伤及前往救援的巴基斯坦医疗队。 至少两辆救护车在通往大坝的途中遭炮火破坏,部分医护人员在现场展开救援时被迫转移。 有人受伤,有人失联,救援行动一度中断。 《日内瓦公约》明文禁止攻击医疗运输工具和非战斗人员,但印度这一系列动作,完全不加区分。 对外,印度嘴上说控制冲突,对内却持续加码。 自2023年起,印度就在杰纳布河上推进12座水电站计划,其中8座已完工或在建。 巴方曾多次抗议,担心上游蓄水影响本国水资源,但遭到印度无视。 这次袭击,是压垮巴基斯坦对印度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中国企业,也在这场危机中首次全面启用“海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据悉,葛洲坝集团在48小时内完成受损坝体的检测与建模,并派出无人机小队定位破损点。

同时从国内紧急调派技术人员和物资,组织水泥喷注设备抢修,尽力缩短水电站停摆时间。 巴基斯坦政府对中方反应速度表示感谢,称这是“战略伙伴间的真正信任”。 但问题还没有解决。 在大坝尚未完全修复、下游灌溉仍未恢复正常前,冲突的后遗症正在继续扩散。 尼鲁姆-杰鲁姆水电站周边的十几个村庄仍处于限水状态。 同时,巴基斯坦外交部已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正式抗议文件,指控印度违反国际法、蓄意破坏民用设施。 过去十年,中国在巴基斯坦的项目数量和金额不断攀升。 从基础建设到农业合作,从能源到教育,都有密切联系。 如果发展成果可以被炮火毁于一旦,那“合作共赢”就只是空谈。

在印巴交火不到24小时内,中国也迅速出招。 5月7日晚,中国商务部表示:从即日起,对原产自印度的氯氰菊酯产品征收最高166.2%的反倾销税,为期五年。 氯氰菊酯一种用于果蔬等作物的虫害防治的高效农药。 而印度是全球氯氰菊酯的头号生产国,其中七成出口都是中国市场。 所以中国这个裁定是直接打中了印度的命门。 印度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识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