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因一群非洲留学生退学而受到热议
96名留学生集体退学的真相,打破了大众的固有猜测。既不是语言障碍,也不是生活差异,纯粹是“学不进去、不想硬撑”。几个月的课堂跟学后,他们意识到对专业毫无兴趣,无论怎么努力都难入门。每月三万生活费、三万学费,三年近百万的开销,换来的却是持续的挫败感。与其把钱砸在看不到希望的学业上,不如及时转身——留学不是为了耗钱买罪受,既然学不下去,果断离开才是他们的选择。 3 面对留学生退学,哈工大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与其把资源砸在“躺平”的学生身上,不如实实在在补贴山区小学教师。这笔账算得明白——教育资源不该被浪费,而应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 再看浙大,给东南亚留学生提供优渥待遇,建专属公寓、承担高额费用,虽说话题度拉满,却也饱受争议。这种“重金吸睛”的操作,看似提升了国际化形象,实则偏离了教育初心。 教育不是面子工程,更不是流量游戏。哈工大用行动证明,把精力放在育人、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才是高校该有的担当。当越来越多学校放下“排名焦虑”,回归教育本质,我们的教育生态或许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发展。你觉得下一所跟进的会是哪所高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