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1年朝鲜战场出现离谱剧本都不敢这么写的反转。一个志愿军连长带着全连在暴雨夜

1951年朝鲜战场出现离谱剧本都不敢这么写的反转。一个志愿军连长带着全连在暴雨夜摸黑作战,天亮才发现情报错得离谱——他们被美军整整一个营包围了。

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连长于喜田带着全连官兵在暴雨夜执行任务。

瓢泼大雨打得人睁不开眼,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烂泥往前摸。

谁也没想到,天亮后才发现侦察情报出了大错,他们竟被美军整整一个营围在鸡鸣山区域。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看着山头上密密麻麻的敌军工事,按常理说这时候应该赶紧撤退,可于喜田咬着后槽牙下了决心:"咱们既然摸进来了,就得让这帮美国鬼子知道啥叫中国军人!"

于是,他带着全连百十号人,硬是在敌人眼皮底下撕开防线,愣是打穿了七个山头。

当时刚下完暴雨,战士们浑身湿透,胶鞋里灌满泥浆,跑起来像绑着沙袋。

可就是这群"泥猴子",愣是趁着夜色摸上第一个山头,美军哨兵正躲在帐篷里啃罐头,听见动静刚探出头,就被刺刀顶住了喉咙。

等到天蒙蒙亮时,志愿军已经拿下三个山头,把美军阵地捅了个窟窿。

美国人被这通夜袭打懵了,他们想不明白,中国军队哪来的胆子往重兵把守的阵地里钻。

等反应过来要组织反扑,于喜田早带着人抢占了制高点,鸡鸣山主峰上,战士们用缴获的机枪架起交叉火力,把冲上来的美军打得像割麦子似的往下倒。

不过美军到底是装备精良,飞机大炮很快就往山上招呼,炮弹炸得山石乱飞,整个山头都被削下去半截。

他带着剩下的十几个战士躲进弹坑里,耳朵震得嗡嗡响,最悬的时候,美军一个排都快摸到跟前了,有个小战士急中生智,把最后三颗手榴弹捆成集束手雷,轰隆一声把敌人炸下了山。

就这么打了整整一天一夜,阵地上能喘气的就剩六个人了,他自己胳膊上缠着绷带,血都把绷带浸透了。

眼瞅着美军又要冲锋,远处突然传来熟悉的军号声,大部队终于赶到了,后来打扫战场才知道,这个连硬是扛住了美军九次冲锋,歼敌九百多人。

战后统计,于喜田带着队伍连续攻克十一个山头,把美军精心布置的防线捅成了筛子眼。

这场仗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连美军战报都承认"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出预估"。

而他也因此立了特等功,还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方面给他颁了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要说这仗为啥能打赢,还是也因为他们出其不意的夜袭打了敌人措手不及,另外就是抢占制高点形成了有利地形,最重要的是战士们敢打敢拼的狠劲儿震住了美军。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指挥员临危不乱的决断力,就像老话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这话在朝鲜战场上算是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