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随着“英之园”强拆的问题不断发酵,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的确这么多年来

——随着“英之园”强拆的问题不断发酵,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的确这么多年来没有出现过为一处违章建筑集体请愿的情形,这就是民意,也就是民心。虽然违建错在先,但也不应以错止错,

我们抛开所有的因素,单论这个“英之园”的未来何去何从。目前网上的呼声有三种,一是将其收回国有,改造成公益项目;二是对房主处以高额罚款来抵付土地价值;三是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进行拆除。当然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现美又是那么残酷。

先说一下收归国有的利与弊。如果收归国有,房子能接着用,如果房子的砽有文化价值,改成博物馆或旅游景点也不错,但法律不允许这么干,法律没说能因为“有用”就留着,开了头就不好往下继续走了。老百姓还会觉得不公平,普通人违建早被拆了,有钱人违建却能“变国有资产”,大家会骂“政府偏心富人”。

如果让违建的人掏大钱支付违法行为,其他人看了知道“违法要破财”,可能先要摸一下自己的荷包再行动,采取罚款也不用大动干戈拆房子,省了人力物力。但这样做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房子还是占着耕地和工业用地,等于“花钱买违法资格”,土地用途没变,以后可能有人学“先违建,再交钱”。

那只有硬拆一条路可以走。违建占用耕地和工业用地是违法的,拆除能让法律说话,避免“有钱就能违法建房”的观念,拆掉后,土地能还给集体,用来种地或建工厂、学校等,不浪费资源。但这一拆,房子花了不少钱,还可能引发激烈对抗,因为建房子的人亏了钱,如果拆了就是倾家荡产,政府还要花巨资进行拆除和再开发,得不偿失。

法律规定违建必须拆,不拆就是“法律说了不算”,以后大家都会钻空子。虽然拆了可惜,但必须维护公平和土地用途(比如耕地不能随便盖房)。不过,拆的时候可以尽量保留有价值的老工艺构件,土地收回后用来做公益,也算减少浪费。同时,必须追究当初不管事的官员,避免以后再发生这种“养大了再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