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一个穿着简朴的“老农”来到成都军区门口,想要看望一下秦基伟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一个穿着简朴的“老农”来到成都军区门口,想要看望一下秦基伟司令。哨兵上下打量了一下,直接将“老农”拦了下来,讲:“没有预约,不能进去。”一会儿,秦司令出门,望见“老农”喊:“老战友,怎么是你?”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在成都军区大院外,一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皮肤黝黑的男人,带着妻儿来到岗哨处。见到值守哨兵,这个男人讲:“同志,听说秦基伟首长在这里工作,我们来看看他。” 哨兵上下一打量,以为:“眼前的男人就是一个‘老农’。”于是问:“你有预约吗?”“老农”摇了摇头,哨兵答:“我们有规定,没有预约,不能进入,你还是回去吧。”“老农”一家千里迢迢赶过来,自然不愿意离去,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等。 几个小时后,秦司令外出办事,远远就望见台阶上坐着几个人,问哨兵:“怎么回事?是不是老乡遇到困难了?怎么不把老乡请进去?”哨兵低头不语,秦司令走上前去,准备把老乡搀扶起来。谁料低头一看,立即喊:“老战友,怎么是你?我实在想你啊!” 原来,这个“老农”模样的人名叫肖登良,正是上甘岭三勇士之一。1950年冬,20岁的肖登良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很快跟随大部队入朝参战,被分配到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血战中,为了拿下零号阵地。由肖登良等三位同志组成攻击小组,拿着炸药包,向着敌人碉堡冲去。2位战友壮烈牺牲,肖登良身负重伤,坚决炸毁了敌人碉堡。战后,肖登良被担架队救起,送往了后方医院。 等到苏醒过来,才知道:“攻击小组的2位战友,1位牺牲在冲锋途中,1位炸毁了1个敌人碉堡后,又冲向敌人火力最猛的1个碉堡,舍身堵住枪眼壮烈牺牲了……”肖登良哭成了泪人。听说肖登良还活着,第15军军长秦基伟亲自赶到医院,亲切慰问了“上甘岭三勇士”的幸存者。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肖登良跟随部队回国,担任了北京军区某部作战科军事教练,后来又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转业地方去了。在地方,肖登良从来没有提过自己的战斗事迹,勤勤恳恳地工作,因为常跑基层,皮肤黝黑地像1位“老农”。 再见老首长,肖登良立即起身,恭恭敬敬敬了1个军礼。当即,秦司令对身边众人介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上甘岭三勇士之一的肖登良,是著名的战斗英雄,也是唯一的幸存者。”听闻此言,小哨兵羞愧地低下头,连连向老前辈致歉。 在成都,肖登良在首长家里住了几天,受到首长一家的热情招待。临别时,秦司令亲自送到车站,还给肖登良捎了大包小包的东西(秦司令用个人工资购买)。火车开动后,秦司令连连招手,喊:“登良同志,我这里就是你的家,有空常来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