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星链突然就"不香"了!央视刚宣布的2800颗算力卫星网,直接把太空竞赛规则给改了

星链突然就"不香"了!央视刚宣布的2800颗算力卫星网,直接把太空竞赛规则给改了。以前马斯克的星链发5000颗卫星就为了让人能上网,现在咱们的卫星直接在天上搞起了云计算,12颗卫星组网后算力达到每秒5千万亿次,相当于地面50万台电脑同时干活。

马斯克还在琢磨怎么让地球人刷短视频不卡顿,中国已经让卫星学会“自己思考”了。5月14日,12颗搭载星载智能计算机的卫星升空,组成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单星算力744TOPS,组网后飙到5POPS,激光通信速率100Gbps。这哪是放卫星?简直是往近地轨道扔了12个超级大脑。

星链的卫星就像老式电话亭,数据得吭哧吭哧传回地面处理。咱们的“三体计算星座”直接在天上完成计算,火灾监测从小时级压缩到秒级,泥石流还没冲下山,预警已经发到指挥部。俄罗斯专家说得更狠:“美国卫星还在用算盘,中国已经玩起量子计算。”

看看数据有多疯狂:传统遥感卫星每天产生500G数据,传回地面的不足20G,剩下480G全是“废片”。现在卫星自带80亿参数AI模型,自动筛掉云层废片,把有效信息激光秒传。难怪王坚院士放话:“不能让AI因为缺算力在太空缺席!”

2800颗卫星的终极目标更吓人——总算力1000POPS,相当于40万台智能电脑在太空组网。到时候月球基地要算个三维地图,火星车想实时导航,连信号都不用往地球绕,就近调用卫星算力。这哪是弯道超车?根本是重新铺了条星际高速。

星链的“动中通”还在为军事通信头疼,咱们的卫星已经玩起高端局: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自动识别伽马暴,双星协同观测精度99%。科幻片里的“太空指挥部”,硬是被中国科研团队做成现实。

最狠的是能源方案。地面数据中心电费烧钱,咱们的卫星用100%太阳能,散热靠宇宙低温,运营成本越久越低。欧盟计划2035年才搞太空数据中心,中国现在就把服务器挂上了同步轨道。

不过别急着开香槟。太空辐射、激光链路稳定性、千星协同算法,哪个出问题都可能让星座变“星渣”。之江实验室200人团队三班倒测试百万行代码,就为让12颗卫星在7公里/秒速度下精准“传球”。

这场竞赛早就不比谁卫星多,而是拼谁能把AI送上太空。当马斯克还在卖星链会员,中国已经给地球装上了“永生瞳孔”——永不眨眼,秒级响应,算力无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