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还想踩着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还想踩着中国人把资源要了,根本扶不起来。这个国家自私自利不堪大用,这群伊朗人,从头到尾都只想要中国的扶持,但是得跪着扶他们,伊朗得站着要饭。

而埃及跟中国的合作,是“教科书级别”的双赢。苏伊士运河边上有个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从2008年起步,到2024年已经成了中东的明星项目。

170多家企业扎堆在这儿,销售额冲到49亿美元,还给当地解决了7万个就业岗位。

埃及政府不是光说不练,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实打实的优惠:土地成本低,税收政策宽松,甚至还把这个区域定为A类投资区,投资成本直接砍一半。

这种诚意,谁看了不心动?更别提埃及还在开罗新城、轻轨项目上跟中国深度绑定,从城市建设到交通升级,埃及人把中国的技术、资金用得明明白白,同时也让中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埃及的思路很清楚:要想富,先修路,再通商。苏伊士运河是全球贸易的命脉,埃及拿这个当筹码,跟中国在“一带一路”上无缝对接。

2024年,埃及还跟沙特联手推动红海-地中海经济走廊建设,中国的港口设备、物流技术直接派上用场。

埃及人知道,靠着中国这个大市场,他们的运河经济能再上一个台阶。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合作模式,愣是把中埃关系搞得越来越铁。

不光在经济上,中埃军事合作也让人刮目相看。2025年4月,中埃搞了“文明之鹰-2025”联合空中演习,中国派出了歼-10C战斗机和空警-500预警机,埃及直接开放自家空军基地。

这种信任在中东可不多见。埃及的地缘位置太关键了,扼守红海和地中海的交汇处,军事上稍微站个队,就能影响整个地区的平衡。

埃及选择跟中国走近,不光是看中中国的装备和技术,更是在下一盘大棋:通过军事合作,稳住自己在中东的地位,同时搭上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2024年埃及还主动加入了金砖国家扩员计划,摆明了想在国际上借中国的东风多刷点存在感。

反过来看伊朗,情况就有点尴尬了。伊朗有石油,位置也不差,按理说跟中国合作应该顺风顺水。可惜,伊朗的算盘打得太精了,总想让中国当“冤大头”。

在能源合作上,中国企业进口伊朗原油,好不容易谈妥了价格,结果美国一挥制裁大棒,伊朗自己先慌了。

2025年,山东一家化工厂因为买伊朗油被美国盯上,伊朗非但没帮着协调,反而在背后抱怨中国企业“不够给力”。

这态度,谁还敢跟你深交?更别提伊朗在外交上还喜欢“两头下注”。

嘴上喊着跟中国是铁哥们,背地里却跟美国在阿曼偷偷摸摸谈条件,想着两边都捞好处。这种玩法,风险全甩给合作伙伴,合作能长久才怪。

伊朗的另一个问题,是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2023年,中国跟阿联酋签了个联合声明,提到波斯湾几个有争议的岛屿,建议大家坐下来好好谈。

结果伊朗直接炸了锅,召见中国大使抗议,逼着中国选边站。中国的立场一直是大国调停,讲究和平解决,谁也不偏袒。伊朗倒好,非得让中国为它的小岛问题去得罪其他国家。

这种“站着要饭”的架势,换谁都得掂量掂量。2023年,中伊贸易额才146.6亿美元,远远比不上中埃的合作规模。伊朗要是继续这么“傲娇”,估计以后连这点贸易额都保不住。

说到底,埃及和伊朗是心态和眼光的差距。埃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愿意为合作付出真心,无论是运河经济区的政策支持,还是军事演习的开放态度,都让人觉得靠谱。

伊朗却总想着“空手套白狼”,既想拿中国的资源,又不愿意放下身段。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讲的是互利共赢,埃及抓住了机会,成了中东的“战略支点”。伊朗却在自己的小算盘里越陷越深。两相对比,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