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就因为跟一名被告同名,导致一农民工账户被冻结,欠下600万事件,总算是解决了!可

就因为跟一名被告同名,导致一农民工账户被冻结,欠下600万事件,总算是解决了!可咱们现在回想这起事件,还是感觉如天方夜谭一样!在2024年的8月份的时候,吉林德惠市一农民王喜民,在乘坐火车的途中,想要买一份20块钱的盒饭,结果是用手机怎么都支付不了。当时他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到了地方后才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也用不了,一问银行才得知自己账户被法院冻结了,而且他还欠下600多万的债务。 一番了解之后才发现,是发生在新疆哈密的一起事件,而被告的男子也叫王喜民,而且是吉林辉南的。结果原告把被告的人的年龄和户籍搞错了,法院在处理的时候就关联错了账号,把德惠王喜民的账号给冻结了。在得知真相之后,王喜民也联系过那边的法院,可这个问题一直也没解决。他也曾考虑过亲自去那边,可考虑到各种成本,又担心钱花了,问题没解决,所以就放弃了。而因为这件事,导致他买东西不方便也就算了,就连正常打工也成了问题。 后来有律师注意到他的情况,主动来帮他与法院沟通,可仍旧没能解决问题。后来在二审开庭时,王喜民参加了线上庭审,原告确认了不是他之后,审判长说在庭后处理这件事,可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快。后来媒体报道之后,这件事迅速的得到了解决,王喜民被冻结了11个月的账户,总算是被解封了。而现在最新进展是,王喜民的代理律师,下一步将会为其申请国家赔偿。 从头到尾吉林德惠王喜民,他都没有做错什么,却反而成为了被告,还背负了600万的债务,这件事本身就很荒唐。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是基础性的问题,你只需要稍微核实一下,就能够有效避免,可不知道为何,就是没能进行核实,结果导致一步错之后步步错。而后续的纠错机制难度大不说,效率还十分的慢。所以我不太清楚,一些媒体是怎么昧着良心,夸他们对舆论比较敏感,反应比较及时的。 一件小小的事情,充分暴露出了某些人的不专业,所以我觉得事情不能因为,账号被解冻之后就可以翻篇了,而应该迅速启动追责机制,谁的核对工作没做好,就追究谁的责任,而且必须要严惩。否则的话,真的不知道下一次,谁又会成为第二个王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