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7年,一名解放军师长,大腿根部受伤住院,这时,一19岁女护士来到他的病房,给他换药,谁知,师长竟连连摇头说:“换男护士来!” 1947 年的山东解放区,战地医院的白墙被炮火熏得发黑。伤员们躺在铺着稻草的木板床上,此起彼伏的呻吟声里,夹杂着医护人员匆匆的脚步声。就在这片忙碌中,一间单人病房里正上演着略显尴尬的一幕。 刚被抬进来的解放军师长,大腿根部缠着厚厚的纱布,血渍正一点点往外渗。当一位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女护士端着换药盘走进来,他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道:“同志,麻烦换个男护士来。” 这位师长便是周志坚,他在军中素有 “铁将” 之称。从鄂豫皖苏区的少年战士到屡立奇功的指挥员,他的战史里写满了传奇,光是带队跟日军拼杀,就不下一千次。枪林弹雨里闯过来的人,身上的伤疤比军功章还多,可此刻面对女护士,他反倒显出几分局促。 了解周志坚的人都知道,他这辈子最不怕的就是打仗,最怵的却是儿女情长。这倒不是因为他天性木讷,实在是革命生涯把他打磨得像块铁板。早在 1934 年,万源保卫战那会,他就差点把命丢在大面山上。 当时,蒋介石调集二十万兵力围剿红四方面军,妄图把不到九万人的队伍困死在川陕边境。周志坚奉命死守大面山,阵地前沿的尸体堆得能挡住机枪射界,战士们踩着战友的遗体喊 “人在阵地在”。 一颗子弹穿透他的小腹,血流了一地,他愣是捂着伤口指挥到最后,直到国民党军溃逃才昏死过去。医生说,子弹再偏半寸,神仙也救不活他。 可比起 1947 年这次负伤,当年的凶险反倒成了寻常。这回,他是在孟良崮外围作战时,被一颗炮弹碎片擦着大腿根飞过,伤口刁钻得很。军医检查时直咋舌:“再偏半分,周家可就断了香火。” 女护士却不管这些。她叫矫明,刚满十九岁,脸上还带着稚气,手上的功夫却利落得很。三年护理生涯里,什么样的伤她没见过?她把镊子在酒精里浸了浸,抬头瞪了周志坚一眼:“师长,您这伤耽误不得。在我们这儿,只有伤员,没有男女。” 说着,她伸手就要去解纱布。周志坚顿时像被火烫了似的,耳根子 “腾” 地红了。想当年在万源城头,炮弹在脚边炸开他都面不改色,此刻却浑身僵硬,连呼吸都放轻了。 矫明一边麻利地清理伤口,一边瞅着他紧绷的侧脸偷笑。换完药,她把镊子往盘里一放,故意拖长了调子:“周师长,您在战场上的威风劲儿呢?可别因为这点不好意思,耽误了治伤。” 周志坚闷哼一声,说不出话来。接下来的日子,矫明每天准时来换药,他从最初的手足无措,渐渐习惯了她清脆的声音。看她给其他伤员包扎时的专注,听她讲后方支援的趣事,这块 “铁板” 心里竟悄悄融出个小缺口。 等伤口拆线那天,周志坚叫住正要离开的矫明:“小矫同志,等打完这仗,我请你吃小米饭。” 矫明回头笑了笑,应道:“师长说话可得算数。” 谁也没想到,这顿饭竟成了婚宴,周志坚伤好归队前,直接找到院长提亲。战事吃紧,没有红绸,也没有喜酒,就着煤油灯,两人就算成了亲。 周志坚这个铁血汉子,可能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这样。他这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从不把儿女情长放在心上的人,竟会在战地医院里,因为一位护士的照料打开了心扉,收获了一份特殊的缘分。 参考资料:新6师师长新婚之夜又当新郎又当"小偷",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