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834年,52岁道光皇帝陪着全贵妃吃晚膳,而在一旁侍奉的18岁宫女,让皇帝心中

1834年,52岁道光皇帝陪着全贵妃吃晚膳,而在一旁侍奉的18岁宫女,让皇帝心中躁动不已。 养心殿的烛火晃得人眼晕,全贵妃正用银簪挑着碗里的燕窝,眼角余光瞥见皇帝的目光没在自己身上。那宫女站在案几旁,垂着手,青色宫装的袖子被烛火映出淡淡的轮廓,露在外面的皓腕像刚剥壳的莲藕。她端起汤碗要换热水时,裙角轻轻扫过皇帝的龙靴,道光手里的玉筷“啪”地掉在碟子上,发出的脆响让殿里霎时没了声。 “你叫什么名字?”皇帝的声音有点哑,全贵妃捏着帕子的手紧了紧。宫女慌忙跪下,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回万岁爷,奴才姓那拉,叫兰儿。”这名字像颗小石子投进道光心里,泛起的涟漪比去年下江南时见的太湖浪还大。他想起自己刚登基那会儿,也曾在御花园里遇见过穿青衣裳的宫女,只是岁月这把刀,把好多事儿都刻模糊了。 第二天李德全来传旨,让兰儿去储秀宫当差。全贵妃正在描眉,听了这话,眉笔在眉心画歪了道红痕。她让贴身宫女去打听,才知道这那拉氏是镶蓝旗的包衣,家里就剩个老爹在圆明园当差。“一个没根基的丫头片子,也配得圣心?”全贵妃把胭脂盒摔在镜台上,镜面裂了道缝,照得她的脸有些扭曲。 兰儿在储秀宫过得小心翼翼。给皇帝研墨时,手腕总控制不住地抖,墨汁滴在奏章上,晕出一个个小黑点。道光却不恼,反而指着那些墨点笑:“你看这形状,倒像关外的星星。”有回他让兰儿读《圣祖实录》,姑娘的声音脆生生的,带着点京片子的尾音,听得皇帝直点头——比那些咬文嚼字的翰林们顺耳多了。 那年秋天,道光去承德秋狝,竟带着兰儿。蒙古王公进献的奶酪,他舀了一勺递到兰儿嘴边,吓得姑娘脸通红,嘴唇哆嗦着不敢接。夜里围场起了风,兰儿给皇帝掖被角,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像被烫着似的缩回去。道光抓住她的手腕,摸到她掌心的薄茧——这丫头在家时,定是做惯了粗活的。 全贵妃在宫里听说这些事,病了三天。太医诊脉说是肝气郁结,她却对着窗外的梧桐叹气:“哪是气的,是心寒。”当年她为皇帝生皇四子的时候,差点没从鬼门关爬回来,如今竟抵不过个递茶送水的宫女?可这话只能烂在肚子里,宫墙里的女人,谁不是揣着一肚子委屈过日子。 兰儿受宠的消息传到内务府,那些管事太监见了她都点头哈腰。有回她爹来宫里看她,穿着打补丁的短褂,兰儿把皇帝赏的绸缎塞给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阿玛,咱以后不用再给人看园子了。”老爹摸着绸缎,粗糙的手在上面蹭了又蹭,突然给女儿磕了个头,额头撞在地上,闷响在走廊里荡开。 后来道光下旨封兰儿为贵人,赐居翊坤宫。搬家那天,她看着满屋子的绫罗绸缎,突然想起刚进宫时穿的那件青布衫,被浆洗得发白,却比现在身上的云锦暖和。窗外的玉兰花落了一地,像极了18岁那年跪在养心殿地砖上,看见的月光碎影。 这故事藏在《清稗类钞》的角落里,没多少人留意。可谁能想到,当年让道光皇帝心动的小宫女,后来会成为搅动晚清风云的慈禧太后。宫墙里的风,从来都琢磨不透,就像那些被烛火拉长的影子,你以为看清楚了,转瞬间又换了模样。 参考书籍:《清稗类钞·宫闱类》《道光朝起居注》《那拉氏家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