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董进)7月17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与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汤大卫(DavidTong)展开了一场物理对话。
从牛顿力学的百年秘辛到量子场论的前沿探索,从飞机飞行原理的认知颠覆到黑洞合并的宇宙谜题,二人拆解硬核物理知识,并分享了物理学发展中的理论突破与有趣故事。
这场近三小时的对话内容横跨经典力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领域,既揭秘了物理大厦的根基,也展望了前沿研究的突破。二人一致认为基础科学的传播非常重要。张朝阳表示,互联网时代对任何领域的人而言都是进行知识传播的绝佳机会,并建议物理学家利用互联网作为公共教育工具,让大众参与讨论与交流。
当聊到广义相对论时,汤大卫教授表示,任一个时空点的小邻域上都可以近似为平直时空。针对这一点,张朝阳做了补充,这些小邻域也能近似为匀加速时空。两人的观点都源自等效原理,不过汤大卫教授强调,广义相对论创新之处在于,两个相邻的朋友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的加速度,这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全局的调整将引力变成加速度。
2015年引力波的发现,被汤大卫教授视作本世纪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科学突破。他解释道,首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源于两个约30倍太阳质量黑洞的合并。他指出,黑洞需绕行数十亿年、靠引力波消耗能量才可合并,该过程虽能解释部分黑洞成因,但若发现数百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则远超当前宇宙年龄下的合并能力极限,预示新物理规律的存在。而若发现远小于太阳质量的黑洞,则必源于宇宙大爆炸而非恒星坍缩。
地外行星上存在生命吗?关于此问题的争议同样引人深思。汤大卫教授谈到,多数物理学家从概率角度认为,宇宙中应当存在外星生命,毕竟银河系有百亿颗恒星,全宇宙有千亿个星系,且类太阳系的结构普遍存在。但生物学家往往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生命形成需要一连串极低概率的巧合事件。
张朝阳补充,计算生命存在的概率时,需假定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的,就像“流体”般连贯。地球存在生命,意味着其他星球也可能有生命,但这种均匀性只体现在百万光年的尺度上,因此外星生命与我们的距离必然极其遥远。二人一致认为,外星人或UFO抵达地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时空尺度的限制让这种星际造访几乎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