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看图,这是三十万年前的木器,你能相信吗?木头埋地里三十万年,挖出来一看,和新的差

看图,这是三十万年前的木器,你能相信吗?木头埋地里三十万年,挖出来一看,和新的差不多,这不合常理呀!一眼假。你把木头埋地里三年试试,会变成什么样?可是,这些木器经过了古生物地层学、古地磁学、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方法等多种测年手段,确认这些木器年代为30万年前。但有人可能还是不会相信,因为怎么没有碳14测年呢?这个问题,你好好想,为什么不用碳14测年?反正肯定没用碳14来测,你就说你相信不相信吧!呵呵 这批木器出土一共三十五件,随着这些木器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石制品、骨角器、动物化石、植物遗存等等,内容丰富,中看中瞧! 按照某些考古大家的标准,这些东西只能是假的!三十万年,怎么能保存下来?早就烂掉了!这太不合常理了! 我要告诉大家,这些木器出土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的甘棠箐遗址,这一遗址发现于1984年,1989年首次发掘,此后又经过两次发掘,分别是14-15年,18-19年,经多种方法测定,该遗址形成年代范围为距今20万年-35万年。出土的这些木器是一项世界级的重大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木制品研究的空白,同时对探讨木器的起源、加工技术、功能、演化发展过程也具有重大意义,更对学术界流传的“东亚竹木器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前,在英国克拉克顿、德国舍宁根、赞比亚卡兰博瀑布等遗址也曾出土一些木器,但那些木器在保存的完整性方面与甘棠箐遗址出土的木器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甘棠箐遗址出土的这些木器,从外观上可以看得出其功能十分明确,考古人员认为,这些木器是用来挖掘和切割植物可食性地下根茎的。 在甘棠箐遗址考古的团队是由多个国家的专家组成的,不仅有中国人(主体),还有英国人,澳大利亚人等,研究论文于今年7月4日发表于《科学》上,第一作者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刘建辉。 现在回到前面提到的问题:这些木器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 根据考古人员的说法,是这样的,你能信就信,不能信就拉倒: “通过地貌、地层和埋藏学的多指标分析,甘棠箐遗址位置与环境特殊,人类活动时期形成的沉积物主要为河湖相堆积,是古抚仙湖湖岸河湖相沉积的结果。遗址在饱水、稳定的环境和快速埋藏的条件下保存了大量有机质材料。木器等有机物被埋藏在富含有机质的潮湿黏土地层中,缺氧环境则造就木器及其他有机质材料得天独厚的保存条件。”(注此处引用相关报导原文) 附图二为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探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