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巴西发展那么快,为何美国至今没有完全收割巴西呢?因为面对巴西,美国有三个无奈……

巴西发展那么快,为何美国至今没有完全收割巴西呢?因为面对巴西,美国有三个无奈……   第一个无奈:巴西的“反制武器库”太丰富   美国若真对巴西发动全面经济收割,首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橙汁、大豆和蔗糖出口国,美国消费的咖啡1/3来自巴西,橙汁一半以上依赖巴西进口。   若50%关税落地,美国消费者将直接面临咖啡涨价15%、橙汁价格飙升的冲击,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更关键的是,巴西手里还攥着美国的“工业命脉”——美国钢铁产业30%的铁矿石进口依赖巴西,一旦贸易关系破裂,美国连炼钢的原料都得发愁。   巴西的反制手段也不止于贸易,面对美国的施压,卢拉政府迅速成立跨部门委员会,研究依据《经济对等法案》实施反制,包括暂停对美商业优惠、推动本币结算、甚至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更有趣的是,巴西还擅长“舆论战”:作为国际足坛的“流量担当”和南半球唯一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巴西在国际舞台上刷足了存在感,让美国的经济霸权行径备受舆论谴责。   第二个无奈:巴西的“经济韧性”超出预期 美国曾试图通过金融手段收割巴西,但效果有限,2024年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巴西雷亚尔确实贬值,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但巴西通过推动“新工业发展计划”和基建升级,硬是扛住了压力。   过去十年,巴西将大豆出口量从全球第三跃升至第一,蔗糖出口占比超40%,甚至在航天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这些成就让巴西经济不再单纯依赖资源出口,而是形成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多元支撑。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巴西的“去美元化”进程,卢拉多次公开质疑美元霸权,推动与金砖国家的本币结算合作。   第三个无奈:美国的“战略算盘”打错了对象   特朗普政府对巴西加征关税,实则并非简单贸易纠纷,而是源于对金砖国家崛起的忧虑,巴西作为金砖重要成员,近年在拉美一体化、全球治理改革中作用关键,还被美视作“反美政策”代表。   然而,美国忽略了一个事实:巴西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中,美国是罕见的存在顺差的一方——2024年巴美双边贸易额达920亿美元,美国实现74亿美元顺差,过去15年累计顺差超4100亿美元。 对一个长期“占便宜”的贸易伙伴下狠手,美国既要承受国内通胀压力,又要面对国际声誉受损的风险,可谓“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这些年,美国没少用关税大棒收割发展中国家,如今终于踢到了铁板,这场博弈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不是靠“跪舔”霸权得来的,而是靠自己把产业链、供应链、话语权攥在手里。   美国敢对巴西“无奈”,恰恰说明霸权的时代正在过去,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会用规则、用技术、用市场反击时,经济收割的戏码,终将沦为历史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