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已经很明确了,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言,面对拥有15亿人口的工业化强国,远东地区7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后的事儿,说不定真有变数。 先看看俄罗斯在远东的开发情况,这些年俄罗斯没少砸钱,可项目一半都拖拖拉拉。就说黑龙江大桥吧,俄方一侧建了五年才开工,配套的道路工程更是磨磨蹭蹭。 反观咱们在那边建的管道大桥,实打实见效益。中俄跨境公路大桥通车后,货车通行效率大幅提升,2025 年上半年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的危险货物运输量激增 147%。 经济上的差距也挺明显,俄罗斯远东经济依赖资源出口,国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当地经济就得跟着抖三抖。 而中国在那边建的中餐馆、商贸城,实实在在带动了当地消费。就说黑河吧,俄罗斯人来这儿赶集、打工的越来越多,连老太太都知道来中国买东西划算。 2025 年五一假期前,黑河专门推出 8 条跨境游线路,早市夜市都升级成国际化模式,俄罗斯人在这儿消费、生活,就跟在自己家似的。 人口流动也是个大趋势,远东人口本来就少,还不断流失,2024 年人口减少了 3.08 万,总量只剩 780 万。年轻人都往莫斯科跑,或者去国外找机会。 反观中国这边,东北的发展机会多,不少俄罗斯年轻人都来哈尔滨打工。听说有的俄罗斯小伙在哈尔滨干得挺不错,连养老都想搁中国这儿。 还有数据显示,中国公民占俄远东外国劳动力的 30%,中国的劳动力在当地经济里越来越重要。 文化和教育交流也在悄悄改变着当地,布拉戈维申斯克有个 “大学城”,中俄高校合作建了孔子学院,培养了 2 万多汉语人才。 不少俄罗斯学生来中国这儿留学,学中文、学技术。像俄罗斯青年吉娜,在西安外事学院学中文,打算以后从事文化交流工作。 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连《三体》俄语版都成了畅销书。 不过,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远东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太平洋沿岸的军港、导弹设施,都是俄罗斯的心头肉。 普京把远东开发当成国家战略,砸钱搞基建,还推出 “远东 1+1 公顷” 土地计划,免费赠地吸引移民。 虽然项目推进慢,但俄罗斯的军事存在一直没放松,导弹军舰摆得满满的,摆明了不想放弃这块地。 国际政治格局也在推着俄罗斯 “向东看”,西方制裁一波接一波,俄罗斯对欧贸易占比从 2019 年的 41% 骤降到 2024 年的 11%。 没办法,俄罗斯只能加强和中国的合作,远东成了战略突围的关键。但俄罗斯也有顾虑,担心对中国依赖过深,所以合作项目推进得小心翼翼。 就像中俄联合开发黑瞎子岛,俄方审批流程繁琐,项目进度比中国落后 41%。 综合来看,说 “认祖归宗” 有点夸张,毕竟俄罗斯把远东当命根子,军事部署那么密集。但人往高处走是实在的,经济差距、人口流动、文化交流,这些因素都在慢慢改变着远东。 中国的影响力就像潮水一样,一点点涌过来。未来远东和中国的联系肯定会越来越紧密,至于以后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