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861年,咸丰驾崩。年老的曾国藩却在此时纳了19岁少女做小妾。彭玉麟怕他节不保

1861年,咸丰驾崩。年老的曾国藩却在此时纳了19岁少女做小妾。彭玉麟怕他节不保,想杀了祸害曾国藩的那个人,但曾国藩说的话,让彭玉麟瞬间羞愧难当...... 曾国藩,1811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一户普通书香人家,从小就苦读诗书,家里虽不富裕,但父母砸锅卖铁供他读书。1838年,他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从此踏上仕途,官至礼部侍郎。1853年,太平天国起事,清廷手忙脚乱,派他回湖南组建湘军。他亲自跑去乡下招兵,训练出一支铁血劲旅,硬是把湘军打造成清廷的救命稻草。他带兵打仗,运筹帷幄,稳扎稳打,硬生生把太平军压制下去,成了晚清的中流砥柱。 他这人最出名的就是自律,生活简单得像个苦行僧。每天早上读《论语》,晚上写日记,反省自己一天的言行。年轻时,他有回在朋友家看到个漂亮女子,盯着人家看了半天,回去就写日记骂自己“失礼”,发誓以后得管住眼睛。这种事他记了不少,每次犯点小错,都跟犯了大罪似的,逼自己改过来。这样的性格,让他既有威望,也有压力,毕竟谁也不想看到“道德标杆”翻车。 1861年,咸丰帝去世,全国进入国丧,规矩多得让人喘不过气。官员们不许结婚、不许摆宴,连点喜庆的事都不许干。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曾国藩却把19岁的陈氏接进府,正式纳为妾室。这事在湘军里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傻眼了:这可是曾国藩啊,平时连多看女人一眼都要自责,怎么突然干出这种事?更别说还是国丧期间,简直是顶风作案。 其实,这事得从曾国藩的身体说起。他从道光二十五年开始,就得了严重的皮肤病,痒得整宿睡不着觉,抓得身上全是血痕。写信回家,他老跟家人抱怨,说这病害得他连公文都看不下去,效率低得不行。弟弟曾国荃给他出主意,说找个婢女专门帮他搔痒,缓解一下。曾国藩想了想,觉得光买个婢女不合适,传出去对人家女孩名声不好,对自己名声也不好听。干脆纳个妾,既能照顾自己,又不至于让人说闲话。 可这事偏偏赶上国丧,时机太敏感了。湘军里的人议论纷纷,有人觉得他这是老了管不住自己,有人说他辜负了清誉。彭玉麟,湘军水师的头儿,为人刚直,听到这消息气得不行,觉得自己敬重的老领导要晚节不保,扬言要找出那个“害”曾国藩的女人,替天行道。彭玉麟找到曾国藩,直截了当地质问,气氛紧张得像要动手。曾国藩倒是不慌,慢慢解释,说自己纳妾不是为了享乐,就是因为病痛太折磨人,没法正常干活。找个男人帮他搔痒,传出去多难听,所以才选了陈氏来照顾。他还指着自己手臂上的抓痕,让彭玉麟看看他被病痛折腾成啥样了。彭玉麟一看,火气消了大半,觉得自己莽撞了,赶紧道歉,退了出去。 陈氏这人选得也挺讲究。之前曾国荃给买了个婢女,模样普通,体型偏胖,曾国藩嫌她不够端庄,没要。后来部下找来陈氏,19岁,模样清秀,性格温顺。曾国藩跟她聊了几句,觉得她说话得体,举止大方,挺满意。可他刚准备接人进府,突然发现国丧还没满百日,差两天时间,吓得赶紧把陈氏送到城外驿馆安置,等丧期过了才接回来。这事他也在日记里写得清清楚楚,连陈氏的言谈举止都记了下来,可见他做事有多谨慎。 陈氏进府后,干得挺认真。每天帮曾国藩擦洗患处,晚上痒得厉害时,她就轻手轻脚地帮着搔痒,让曾国藩能睡个好觉。有了她照料,曾国藩的皮肤病好转不少,精神头也回来了,处理军务顺畅多了。他在日记里夸陈氏手法好,病痛减轻,连公事效率都提高了。不过,这事虽然有正当理由,但毕竟违反了国丧规矩,湘军里还是有些人觉得他做得不对,私下里嘀咕不停。曾国藩也知道舆论压力大,特意叮嘱府里的人别乱传,尽量低调。 陈氏的到来虽然帮了曾国藩大忙,但她自己命不好。1862年秋天,她突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曾国藩让人抓药、请大夫,可还是没救回来,陈氏就这么去世了,年仅20岁。曾国藩在日记里写了悼文,说她侍奉尽心,挺惋惜的。之后,他再没动过纳妾的念头,一心扑在军务和学问上。 彭玉麟后来继续带湘军水师,1864年跟着曾国藩打下南京,灭了太平天国,立了大功。之后他辞官回老家,画画写诗,过起了隐居生活,1890年去世。曾国藩则一直干到1872年,在南京两江总督任上病逝,61岁,临死前还在批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