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2年,重庆发现一具脚镣遗骸,竟是失踪了48年的红军师长 “老陈,你快来看

1982年,重庆发现一具脚镣遗骸,竟是失踪了48年的红军师长 “老陈,你快来看!这副脚镣……它是直接用铆钉钉进脚踝骨里的!” 1982年4月,重庆酉阳县邬家坡的一处山坳里,几位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员对着一具刚刚出土的遗骸,发出了压抑着震惊的低语。泥土之下,一副锈迹斑斑的铁镣,以一种极为残忍的方式,与骸骨的主人融为了一体。这个发现,像一块巨石投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也牵出了一段尘封了整整48年的悲壮往事。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一个叫杨先富的老农,听到这事儿后,一段深埋在心底的记忆猛然被唤醒。他颤颤巍巍地告诉工作人员,就在1934年冬天的某一个清晨,他上山砍柴,亲眼目睹了几个国民党兵在这里枪决了一个人。那人浑身是伤,却站得笔直,临刑前用外地口音高喊了一句什么“万岁”,随即枪声响起,英雄倒地。当年的杨先富以为是枪毙土匪,吓得不敢声张,这事儿便烂在了肚子里。 外地口音、高喊“万岁”、脚戴酷刑镣铐,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可能:这是一位红军烈士。酉阳县的同志们不敢怠慢,立即组织专家鉴定,并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民国档案里。经过反复比对和考证,遗骸的身份终于水落石出。当结果公布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就连远在北京的一位开国少将也为此彻夜难眠。这具遗骸,正是失踪了48年之久的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而那位被惊动的开国少将,便是他当年的政委,段苏权。 说起来,王光泽此人,算是个传奇。他1903年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穷苦人家,放过牛,也学过木匠。但他天生就不是个安分的人,骨子里有股不平则鸣的劲儿。大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他二话不说就投身其中,凭着一股子聪明劲和敢打敢拼的精神,从工会主席干起,一步步成长为红六军团的团长。他不是科班出身,但打仗的本事,却是在枪林弹雨里实打实练出来的。 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1934年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部队西征。为了牵制湘、川、黔三省蜂拥而至的十几万敌军,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东进,策应远方的中央红军,一个艰巨到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落在了这支新成立的部队肩上。这支部队,就是黔东独立师,全师上下不过千余人,枪支更是只有区区四百多条。王光泽临危受命,担任师长,而他的搭档,政委段苏权,当时年仅18岁。 任务,九死一生。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王光泽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把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他带着这支孤军,在武陵山的崇山峻岭里跟敌人玩起了“捉迷藏”。今天在这里打一枪,明天在那里放一阵炮,时而主动出击,时而迂回穿插,把敌人耍得团团转。敌人始终摸不清这支神出鬼没的红军到底有多少人马,主力部队的压力因此大大减轻。不得不说,王光泽的脑子确实活泛,他用这区区千把人,硬是拖住了数万敌军的脚步。 然而,随着红军主力越走越远,黔东独立师的处境也愈发艰难。敌人终于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被一支小部队戏耍了,恼羞成怒之下,调集重兵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性“围剿”。川军军阀刘湘的部队尤其难缠,他们熟悉地形,像猎犬一样死死咬住不放。王光泽深知梵净山区已成死地,必须尽快突围。他指挥部队且战且退,硬是翻越了海拔2500多米的梵净山主峰。 1934年11月26日,在一次激烈的突围战中,政委段苏权不幸身负重伤。为了不拖累部队,也为了给他留下一线生机,王光泽忍痛将他安置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养伤,自己则带着剩下的部队继续突围。他或许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天人永隔。段苏权后来侥幸得救,辗转四年才归队,而他听到的,却是独立师全军覆没、师长王光泽下落不明的噩耗。 与段苏权分别后,王光泽和战士们的处境已是弹尽粮绝。两天后的清晨,大雾弥漫,他们再次遭到伏击。在敌人的前后夹击下,王光泽拔出大刀,怒吼着带人冲杀。突围后,全师仅剩百余人。为了给革命保存最后的火种,王光泽做出了一个无比痛苦的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各自到湘西寻找主力。他厉声命令战士们快走,不要回头,直到最后一个人影消失在夜色里,他才孤身一人踏上征途。 遗憾的是,英雄最终没能走出敌人的包围圈。他乔装成农民,一路走到四川秀山县境内,眼看就要进入湘西,却在盘查时因一口外地口音而暴露了身份。被捕后,敌人得知他就是那个把数万大军耍得晕头转向的红军师长王光泽,欣喜若狂。酉阳县的川军旅长田冠武亲自审讯,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 王光泽铁骨铮铮,宁死不屈。恼羞成怒的敌人对他施以酷刑,给他戴上了沉重的脚镣,甚至用烧红的铆钉,将镣铐死死钉进了他的脚踝骨。即便承受着如此非人的折磨,王光泽也未曾吐露半个字。黔驴技穷的刘湘只好电请蒋介石,得到的回复只有四个字:“就地处决!” 1934年12月21日,在邬家坡的泡桐树下,王光泽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那句被杨先富记了一辈子的话:“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 英雄落幕,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