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古代皇帝第一次见洋妞是什么感觉?公元635年,传教士阿罗本给李世民献上了两个波斯

古代皇帝第一次见洋妞是什么感觉?公元635年,传教士阿罗本给李世民献上了两个波斯美女。波斯美女身材高挑又丰腴妖娆,还自带狂野气息,加上开放的性格,然而李世民的做法却令人意外…… 收到这份“厚礼”后,李世民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若狂地纳入后宫,而是做了一件让现代人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的事——他下令把这两个波斯美女“圈养”了起来。 别误会,不是关进笼子当动物,而是安置在特定的宫殿里,定期让宫里的人去“参观”。他自己也时不时地过去瞅瞅,就像是在欣赏一个刚出土的珍奇文物。这事儿在当时的大臣们看来,简直是胡闹。御史们纷纷上书,说皇上您这么干,有损天朝威仪,传出去岂不是让四方蛮夷笑话?后宫的长孙皇后那里也不好交代啊。 可李世民是谁?那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一代雄主。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这两个波斯女子对他来说,早已超出了“美女”的范畴,而成了一个活的“文化符号”。她们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饮食习惯,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代表着一个遥远而强大的波斯文明。 李世民看的,不是她们的脸蛋和身材,而是她们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这比看多少卷宗、听多少使臣汇报都来得直观、生动。这哪是贪图美色,这分明是在做一次别开生面的“国情调研”。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后宫,传到了长孙皇后的耳朵里。这位皇后可不是一般人,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既有女人的温柔,更有政治家的头脑。她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非常巧妙地向李世民表达了她的担忧。 她担心的不是自己失宠,而是这件事可能引发的政治动荡。皇帝“观赏胡女”的消息要是被添油加醋地传到民间,就会变成“太宗沉迷胡姬,不理朝政”,这对于一个刚刚稳定下来的王朝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李世民听懂了皇后的潜台词。他意识到,这次“文化实验”的火候差不多了,再玩下去可能就要出事了。于是,他顺水推舟,听从了大臣和皇后的建议,下令将这两位波斯女子“释放”了。 但这个“放”也很有讲究。他没有把她们遣送回国,更没有随便打发掉,而是将她们安置到了官方的“教坊”里。这地方相当于当时的国家级艺术团。这两个波斯美女的身份,也从“贡品”悄然转变成了“文化技师”。 她们的任务,不再是取悦皇帝一人,而是在教坊里教授波斯舞蹈和音乐。一时间,充满异域风情的“胡旋舞”风靡长安,成了贵族圈里最时髦的玩意儿。权贵家的夫人们争相学习,觉得不扭上两段“胡旋”,都不好意思参加高端派对。 你看李世民这一手,玩得多漂亮。既安抚了朝臣和后宫,保全了皇家体面,又没浪费这两个宝贵的文化资源,反而让波斯文化以一种更温和、更时尚的方式融入了大唐社会,为阿罗本的景教传播铺平了道路。 被送出皇宫,对这两个波斯女子来说,反而是命运的转折点。她们摆脱了可能沦为宫斗牺牲品的命运,成了长安城里备受追捧的“文化网红”。 虽然语言不通,但音乐和舞蹈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她们奔放、热烈的舞姿,与中原地区舒缓、柔美的舞蹈形成了鲜明对比,给当时的唐朝人带来了巨大的艺术震撼。她们的舞姿被画师描摹,乐曲被乐工记录,诗人们也纷纷为“胡姬”写诗。她们没有留下姓名,却以一种文化现象的形式,永远留在了历史里。 李世民对她们的态度,也从“圈养观赏”变成了“重点观察对象”。他会时不时派人去教坊看看情况,了解一下“胡风”在长安的流行程度和民间反应。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治理手段:不拒绝,也不全盘接收;有控制地开放,有选择地吸收。 他通过这两个女子,完成了一次成本极低的社会实验,测试出了大唐社会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底线和融合模式。这比颁布多少条法令都管用。 说到底,李世民对这两个波斯美女的态度,核心不是“好色”,而是“好用”。他是一个顶级的政治家,任何人和事在他眼里,首先都会被评估其政治价值。美色是暂时的,但文化的影响和外交的信号,却是长远的。他没有沉溺于她们的美貌,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她们身上附带的文化价值和政治信息,并将其最大化地利用了起来。

评论列表

哦豁
哦豁 11
2025-07-30 07:06
我就不信他面对洋妞会做柳下惠,换做一般人,不尝尝鲜才怪呢。

驻倭华军 回复 07-30 16:49
表面至少要做好

小斯斯
小斯斯 3
2025-07-30 15:19
房间里的妞心里暗道:屋外那群偷看的人真傻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