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Rokid副总裁蔡国祥:智能眼镜未来将取代手机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怡鹤)在近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个智能眼镜品牌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头部品牌Rokid展位上,等待试戴镜的人群排成多条长队。

Rokid站台上搭建了一个巨型智能眼镜:镜框右上角安装了摄像头,镜腿比普通眼镜略粗,因为内置了扬声器、电子模组和电池,眼镜得以获取外界信息,和用户对话;透过镜片,不仅可以看到现实世界,还可以看到时间、电量、文字等虚拟内容。

Rokid是国内市场上率先推出AR+AI全智能眼镜的品牌。Rokid副总裁蔡国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AR显示有助于在现阶段打造“杀手级”应用,AI大模型的迭代则将打开智能眼镜的想象空间。智能眼镜有望成为“长在头上的外延器官”,未来将取代手机。

AR显示是现阶段“出圈”关键

在今年2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Rokid创始人、CEO祝铭明指着自己的黑框眼镜说:“我自己的发言稿就在我的眼镜里。”Rokid及其智能眼镜一炮而红。

一副仅具有AI功能的眼镜,以拍照、语音问答为核心功能,而AR+AI眼镜在此基础上具备的增强现实效果,意味着虚拟内容可以叠加在现实视野上呈现。导航路线、时间、各类文字信息等原本需要掏出手机来获取的信息,抬眼即可获取。

他认为,在当前的“百镜大战”中,AR显示将是让一款智能款眼镜“出圈”的“杀手级”功能。基于AR+AI技术,Rokid与高德推出全球首个AR智能导航,用户可直接在近眼显示中调用高德导航;联合支付宝首创“眼内扫码支付”,实现看一眼即可完成支付。目前,这两项功能已向首批体验用户开放。

“智能眼镜的摄像头、麦克风与播放器离人的感官器官最近,天然可以成为‘长在头上的外延器官’,而手机的交互层级相对第一级。我们认为5年左右,智能眼镜有望取代手机。”蔡国祥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Rokid首台量产版眼镜下线;截至7月底,Rokid全球预售订单已达30万台。9月起,RokidGlasses将正式在主流电商平台及线下眼镜门店批量上市。对于近视、远视、老花等视力需矫正的人群,可将屈光镜片安装隐藏于镜架内,与波导片无缝贴合,确保眼镜满足日常佩戴需求。

大模型打开想象空间

眼镜是最贴近人眼、全天候、零手动的交互入口,因此被视为大模型落地终端的最佳贴身载体。目前,Rokid眼镜支持包括DeepSeek、通义、豆包等主流云端模型,用户可自由调用;同时配置了轻量化的翻译端侧大模型,确保翻译功能在弱网或无网环境也能使用。

蔡国祥表示,今年以来,智能体集中爆发,意味着AI不再止于问答,而是可以直接替用户“动手”。随着应用生态的完善,智能眼镜也将真正成为“随身智能”,更便捷地替用户执行任务。

随着大模型持续进化,智能眼镜甚至将沉淀个人全部数字记忆,形成可随身携带的“数字记忆”“数字资产”,进而演化为独一无二的“数字分身”,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对于小米、阿里等科技巨头的新入局,蔡国祥认为大厂入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智能眼镜的声量可能因此放大了不止十倍”。智能眼镜赛道作为一个增量市场,当前还处于产业共同做大市场的阶段。

“百镜大战”的出现得益于中国有最完备的电子产品零部件及组装产业链,以及丰富的开源大模型供给。蔡国祥说,在中国把一副智能眼镜“拼出来”并不难,真正的门槛是把体验从60分打磨到80分、90分。对于智能眼镜如何在外形轻便、计算能力、续航时间及成本之间取得平衡,业界还在持续攻坚。

蔡国祥认为,目前“百镜大战”可能还没有达到鼎盛的时期,也许未来会有“千镜大战”。对于市场格局,他认为最终立足的品牌可能十倍于手机品牌,因为眼镜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同时眼镜市场也包含女性眼镜、儿童眼镜、老年眼镜等多个长尾市场。只要眼镜品牌在垂直领域做好做专,就能找到立足之地。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45
用户14xxx45 1
2025-07-31 07:46
这是想让不戴眼镜的也变成眼睛客么?![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