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在职场招谁惹谁了 将“35岁以上勿扰”挂在招聘栏,看似是企业筛选人才的“效率法则”,实则是用年龄标签掩盖管理惰性。职场从不是青春饭的专属战场——35岁的程序员可能深谙行业痛点,10年经验的销售能精准把握客户需求,这些沉淀的经验与资源,本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压舱石”。
所谓“自己不努力”的指责,更像一记荒诞的逻辑闭环。当企业沉迷于“低成本换血”的短期收益,用“年轻血液”替代“经验资产”,最终伤害的是自身的人才护城河。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在年龄数字里,而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拒绝年龄歧视,不是同情中年人,而是企业对自身长远发展的负责。职场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