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账本”曝光:运行了20余年,2500亿投入如今回本了吗?当年的三峡大坝耗资超过了2000多亿,这可是90年代的2500亿啊,放在当时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而时至今日,大家都有同一个疑问:花这么多钱建好的水电站,能回本吗?如今三峡大坝的“账本”已经曝光,让我们看看它的投入如今挣回来了没有呢? 其实早在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提过要在三峡建水电站的想法,那会儿看着长江滚滚的水,就琢磨着要是能把这水能变成电,再拦住洪水,该多好。 可那时候的中国,别说建这么大的工程,连像样的工业基础都没有,技术、钱、社会条件样样跟不上,这想法也就只能停在纸面上,成了个遥不可及的梦。 真正把这梦往现实里拉的,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稳定了,工业慢慢起来了,又琢磨起三峡的事。一代代人查勘、论证,反复琢磨技术难题,直到1994年,三峡工程才算正式敲下第一锤。 那时候定下的投入超过2500亿,你想想,这可是90年代的钱,那会儿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这数字往那儿一放,说是天文数字一点不夸张,多少人当时都捏着把汗,觉得这钱花得太冒险。 可这工程一建起来,运行这二十多年,慢慢就看出门道了。先说说发电,三峡大坝的发电机组一转,每年发的电够数亿人用,不光点亮了无数家庭,还往东部沿海的工厂送,顶替了多少燃煤发电,既省钱又少污染,这电费一年年收下来,就是笔不小的数。 再说说防洪,这可是长江中下游百姓最念叨的好处。以前每到汛期,长江两岸总担心大水漫堤,一淹就是成片的庄稼、房子,损失没法算。现在有了三峡大坝调蓄,洪水来了能先拦一拦,再慢慢放,这些年没再出过大的洪涝灾害,单是这避免的损失,就比当初的投入多得多。 还有航运,以前长江三峡段暗礁多、水流急,大船根本过不去。大坝建好后,水位抬起来,万吨级的船能顺顺当当从重庆开到上海,运输成本降了一大截,沿江的工厂、港口都活起来了,这带动的经济发展,哪是用钱能简单算清的? 所以说“回本”这事儿,真不能只盯着当初花的那2500亿。发电的收益在涨,防洪省下的损失没法估量,航运带活的经济更是源源不断。 现在再看,这钱不仅早赚回来了,更重要的是,它给长江流域的安全、能源、经济铺了条结实的路,这价值可比当初那笔投入大得多。当年捏着的那把汗,现在早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底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