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一位名叫马凯硕的新加坡外交官公开表示,亚洲国家在西方国家压制中国时保持沉默,这是

一位名叫马凯硕的新加坡外交官公开表示,亚洲国家在西方国家压制中国时保持沉默,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认为,这种沉默会损害亚洲自身的利益。

---

### 马凯硕的主要观点

马凯硕认为,亚洲的沉默是“在自己脚下开刀”,并指出了以下几点:

* **经济相互依赖:** 亚洲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依赖区域内部贸易,而中国是这一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在原材料、高端制造、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 **战略失策:** 尽管中国对亚洲经济至关重要,但许多亚洲国家在西方打压中国时选择沉默,甚至向西方靠拢。马凯硕认为这不仅是被动,更是战略上的失策。他以越南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和韩国半导体产业受中美科技竞争冲击为例,强调了忽视中国重要性会“损人不利己”。

* **贸易重心转移:** 尽管亚洲国家与欧美有传统的贸易关系,但真正的增长、市场和供应链重心已经转向中国。

* **对美国“优先战略”的幻想:** 许多亚洲国家幻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结果却发现自己两头受压。他提到中美贸易战期间,东南亚国家短期受益,但长期来看,技术转移中断、供应链断裂和市场信心下降,最终损害的是本地经济。

* **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不仅是亚洲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掌握着全球70%的稀土供应。中国对稀土出口的政策调整足以影响全球高科技产业。

*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区域经济互联互通,为区域内多国提供基础设施融资、数字合作和清洁能源等支持。

* **地缘政治:** 美国在亚洲的军事部署看似提供了安全保障,但代价是亚洲国家战略自主的丧失。相比之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推进和“一带一路”的深化合作更能为亚洲带来实际好处。

* **历史教训:** 马凯硕提醒亚洲国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是内部协作和中国不贬值的承诺帮助亚洲渡过难关,表明“外部力量不可信,内部团结才是出路”。

* **技术变革:** 中国在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领域是主力军,其技术正在深刻影响亚洲各国的产业结构。

---

### 结论

马凯硕认为,亚洲国家的沉默不是中立,而是“自毁长城”。他呼吁亚洲国家放弃幻想,认清现实,因为对中国的支持不等于对抗西方,而是对区域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如果亚洲国家不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团结,未来不仅可能面临经济损失,还可能被卷入更大的地缘政治漩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