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白日梦!无论韩国制定什么政策,提出什么建议,朝鲜都不感兴趣 金与正两记耳光:韩国的梦醒了,美国的算盘暴露了 7月30日,金与正一句冷话像刀子一样:“做白日梦!无论韩国制定什么政策,提出什么建议,朝鲜都不感兴趣。” 李在明政府刚上台50多天,已经连放几手所谓的“善意”:停了边境扩音器,禁止投放反朝传单,还解除了对朝鲜影像资料的传播限制。他以为平壤会给个面子,甚至计划在10月底的庆州APEC峰会上邀请金正恩“踏南方土地”。 现实就是一记耳光。金与正甩得干脆,连带把半岛几十年的幻想都抽碎了。 民族同源?在平壤眼里早死了 2024年朝鲜修宪,把韩国写进“敌国”名单;公路、铁路一刀切断,从法理上直接掐掉了所谓“南北一家亲”的幻想。 而7月初,美日韩联合军演在济州岛海域开场,B-52H战略轰炸机从关岛飞来,在半岛南空溜一圈——这玩意能挂核弹。平壤看得清清楚楚:韩国嘴上说缓和,背后还是抱着美国大腿过日子。 在这种逻辑下,李在明的“示好”只是表演。韩国安全政策的遥控器在华盛顿手里。美军想加驻军费,首尔就得点头;美国要部署萨德,韩国顶多皱个眉。金与正看穿了:“历届韩国政权的行迹撇开不说。”换句话说,不管蓝的绿的,骨子里都一样。 这就是结构性绝望:不信任感早就嵌进了半岛的地缘基因里。 对美信号不一样:既泼冷水,又留活口 7月28日,特朗普政府放出风声,想和金正恩重启无核化谈判。金与正表面泼冷水:“现在是2025年,不是2018年或2019年。”那段在新加坡酒店露台谈笑风生的时光一去不返。 但她也没彻底关门。谈话里重复提了个词——“不可逆转的拥核国”。不是暂时拥核,也不是拿来换安全承诺,而是板上钉钉、谁也抹不掉的核国家身份。 然后她话锋一转:“两个拥核国家相持不下、走向对抗,这决不利于彼此。”这话的潜台词再直白不过:美国要么承认现实,要么继续赌命。 更微妙的是,她还给特朗普留了台阶:“我不想否认我们国家元首和美国现任总统之间的个人关系并不坏。”这就是典型的朝鲜风格:拒绝你,但不撕破脸;告诉你我们不信任你的承诺,但如果你承认现实,我们也不封死所有门。 为什么朝鲜死咬拥核?血的教训摆在眼前 利比亚的卡扎菲当年弃核换安全,最后被炸得尸骨无存;伊拉克的萨达姆信了美国人的话,结果等来的是“震慑打击”。朝鲜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废武功等于给自己挖坑。 今天的平壤手里握着更多可用核弹、更多导弹平台,还有能打到关岛、东京甚至阿拉斯加的洲际导弹。只要B-52H还在半岛上空盘旋,任何“无核化”谈判,在他们眼里都是笑话。 金与正出面,意味着最高层定调 金与正的身份决定了她不是一般发言人。她是金正恩的亲妹妹,从小一起在瑞士留学,母亲早逝后两人相依为命。在朝鲜权力结构里,她是“最后的防线”。当她亲自连发两次谈话,相当于对外宣告:这不是试探气球,而是战略定局。 对韩国是冷拒绝,连幻想的门都不给留;对美国是冷弹性,告诉你拥核是既成事实,但给你一条可以转身的路。 韩国想在半岛上演和解剧?抱歉,剧本已经换了。 半岛的现实比所有新闻标题都冷。李在明可以对平壤微笑,但他知道自己手上没牌;特朗普可以打拥抱牌,但金正恩比谁都清楚,这世界对弱者从来没有仁慈。 从这一刻开始,半岛不是在谈“和解”,而是在谈“承认现实”:谁拥核,谁说了算。 参考资料: 《金与正:无论韩国制定何种政策,朝鲜都不感兴趣》环球时报 《美日韩济州岛军演引朝鲜强烈反应》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