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人的心血,被一个人四年搅得稀碎。”不少美国人最近把这句话挂在了嘴边,说的正是特朗普。 2017年12月,他亲手把1.5万亿美元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塞进国会,企业税从35%一口气砍到21%,遗产税几乎废除,顶层的1%平均少交3.3万美元税,而普通家庭只省下780美元。为了堵财政窟窿,白宫转头砍向医保和食品券:国会预算办公室算过账,未来十年医疗补助将缩水8800亿美元,2400万人可能失去保险。当补贴缩水、账单飞涨,街头的抗议和枪声也就越来越密——2019年洛杉矶因警察枪案爆发骚乱,2025年7月密歇根州又爆发反福利削减示威,警方公布的现场视频里,催泪瓦斯和火光映亮了夜空。 更刺痛普通人神经的是“美国优先”后的那堵看不见的墙。2017年1月,特朗普大笔一挥,伊朗、利比亚等七国公民被挡在国门之外;2025年6月,他又把签证审查再“加码”,连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都忍不住跳出来说:照这么玩,2025年美国国际旅游支出将暴跌22%,白花花的125亿美元直接蒸发。原本指着2026年世界杯、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赚门票、拉人气的算盘,瞬间被打翻——酒店、餐饮、零售业的老板们一个个愁眉苦脸:游客不来,生意难做,连锁反应最终落到每一个端盘子、开Uber的普通人头上。 国会山也彻底成了角斗场。2025年5月,特朗普强推总额4万亿减税、1.5万亿砍支出的“大而美”法案,众议院仅以两票优势惊险通过,马斯克公开骂它是“令人作呕的丑恶法案”。法案闯关当天,白宫外聚集的抗议者高举“不要亿万富翁的福利”标语,与警察对峙到凌晨。拉特格斯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报告干脆把话挑明:党争让立法机器瘫痪,行政令满天飞,司法天平也开始倾斜,制度根基正在松动。 盟友的耐心也在关税大棒下被磨光。2017年,特朗普签字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经济框架缺了主心骨;2025年,他又对日韩钢铝加征“对等关税”,逼得东京和首尔公开讨论“要不要自己搞核保护伞”。美国苦心经营几十年的亚太安全网,现在四处漏风。 中东的火药桶更是被直接点燃。2025年7月,以色列F-35I战机空袭伊朗核设施,五角大楼连忙撇清“美军没参与”,可第二天社交媒体就流出卫星图:空袭前夜,美国空军的KC-135加油机恰好盘旋在伊拉克上空。伊朗革命卫队随即放话:“只要以色列再动手,海湾的美军基地就是靶子。”话音未落,驻伊拉克阿萨德基地就遭无人机袭击,三名美军士兵受伤。华盛顿的智库圈里,已经开始流传一句话:第三次海湾战争,只差一条推特。 回头望,美国从罗斯福新政、马歇尔计划,到冷战后打造WTO、TPP,几十年攒下的政治、经济、外交老本,在特朗普手里像雪一样化掉。普通人看得见的是账单越来越厚,街头的火光越来越亮;看不见的是信任赤字和盟友离心。 接下来怎么办?有人指望2026年中期选举翻盘,也有人担心即便换人,裂缝也再难弥合。留言区聊聊:你觉得美国还能把这一局扳回来吗? 信息来源: 人民网 2025-07-31《国际观察丨特朗普政府加剧美国矛盾和分裂》 中国青年报 2025-07-11《“大而美”法案使美国走上更危险的财政道路》 新华网 2025-08-01《执政半年多,特朗普政府加剧美国矛盾和分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