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1年,泉州渔民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一片奇怪海域,每次捕捞,渔网总会出现大窟

1981年,泉州渔民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一片奇怪海域,每次捕捞,渔网总会出现大窟窿,难道海底有人放了危险的装置? 那年夏天,福建泉州石湖港的渔民们遇上了一件邪门事儿,那片祖祖辈辈撒网的海域突然变得不友好了,渔网下去总是带着几个大窟窿回来,活像被什么海底怪物啃过似的。

起初大伙儿还笑骂两句“海龙王收保护费”,可连着半个月,谁下网谁亏本,破洞的渔网堆成了小山,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村里最犟的老渔民陈阿福不信邪,带着儿子连夜织了张加厚渔网,结果第二天拉上来时网上挂着个脸盆大的三角口子,边缘整齐得像被刀割过。

这下连最淡定的船老大都坐不住了,一群人蹲在码头抽烟,烟头扔了一地:“底下要么藏着刀山,要么就是当年打仗留下的铁疙瘩,保不齐哪天炸了……”这话一出,整个渔村后脊梁发凉。

其实早几年就有人往镇上递过报告,可那时候谁会把渔网破洞当大事?

直到1981年秋天,十几个船主联名把状子拍在公社桌上,县里才派了海事局的人来。

戴着大盖帽的干部站在船头,拿个铁疙瘩仪器扫了半天,潮水退了又涨,最后憋出一句“没测出炸弹”。

倒是村里八十岁的林阿婆突然想起老辈人讲的故事,说郑和船队路过时往海里扔过“镇海神针”,专治不服管的海浪。

年轻人听得直乐,可第二天潜水员在六胜塔下的浑水里摸到根铁柱子时,所有人笑不出来了。

那铁家伙埋在沙里只露个尖,五个壮汉憋气下去愣是纹丝不动,消息传开,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有人说是苏联潜艇的零件,有人赌咒见过闪着红光的海底装置。

最玄乎的版本来自镇上中学老师,他翻着发黄的《泉州府志》嘀咕,这可能是明朝宝船的千斤铁锚,毕竟1981年那会儿,谁见过两米多长的四爪铁怪物?

直到吊车轰隆隆开上滩涂,钢索绷得咯吱响,那根锈得发红的“海底恶魔”才重见天日。

考古所的专家来得比救护车还快,戴着白手套围着铁锚转圈,突然指着锚爪上附着的贝壳大叫:“这是暖水种猿头蛤!郑和船队当年从南洋带回来的!”

原来铁锈底下藏着更惊人的秘密,锚身上厚厚的沉积物里检出明朝特有的低炭熟铁,四个锚爪的造型和《三宝太监西洋记》里的插图分毫不差。

最绝的是计算锚重和船体比例,匹配的正是载重四百吨的宝船,1981年打捞上来的不是废铁,是五百年前世界最牛船队的身份证。

如今这根“镇海神针”躺在泉州古船博物馆,玻璃柜前的解说牌轻描淡写写着“明代铁锚”,可当年亲历者还记得吊车出水那天的海风,咸腥里混着铁锈味,老渔民们突然集体面朝大海跪下。

后来有专家调侃,所谓神针平浪不过是郑和船队遭遇风暴时抛锚稳船的科学操作,但渔村代代相传的版本里,那锚爪撕破渔网分明是龙王爷在提醒:该让海底的国宝重见天日了。

这事过去四十多年,石湖港的渔船早装上了声呐探鱼器,可老船长们经过六胜塔海域还是会关掉马达,用最原始的手感撒网。

他们说海底或许还沉着其他宝贝,毕竟1981年那个夏天教会所有人,有时候最邪门的麻烦,其实是历史埋下的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