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怪不得能上清华!”近日报道,河南信阳,一男生高考成绩699分,最终被清华录取,当

怪不得能上清华!”近日报道,河南信阳,一男生高考成绩699分,最终被清华录取,当记者上门采访时,没想到男生竟表示:“从小学到高中,12年都没玩过电子游戏,也不爱刷短视频”!随后她的一句话,更是让人感到佩服!网友:这不是学霸都难!   在如今这个手机不离手、短视频刷不停的时代,信阳考生盛开这样的习惯显得格外“另类”。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不是硬逼着自己不玩,而是真的对游戏没兴趣。他说:“在游戏里找不到乐趣,反而从新闻、科学实验里能获得快乐。”     这话一出,有人佩服他的自律,也有人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他并不是在“咬牙坚持”不玩游戏,而是自然而然地对游戏无感。他更喜欢看新闻、研究科学实验,觉得短视频太碎片化,对思维提升没帮助。这种状态,用老一辈的话说,叫“坐得住”。反观现在的孩子,从小都被各种电子设备包围,能静下心来看书、思考的越来越少。   而且,据他的父母所说,家里没有刻意禁止他玩手机,但他从小就喜欢翻书、问问题。小学时,别的孩子抱着iPad看动画片,他却对《十万个为什么》和科普纪录片更感兴趣。可见,这种习惯不是靠家长逼出来的,而是他找到了比游戏更有意思的事。     男生对短视频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他说短视频是“快餐式”的,看多了对思维没好处。这话说得很实在,刷短视频时,大脑一直被新鲜刺激轰炸,看似在“获取信息”,其实只是被动接受零碎内容,很难形成深度思考。     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看新闻、读科学杂志,甚至自己动手做实验。这些事虽然没那么“爽”,但能带来更持久的满足感。就像吃惯了重口味外卖的人,突然尝到一碗清炖鸡汤,反而觉得更舒服。      其实,争论“该不该玩游戏”没意义。关键在于,这个男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就像有些人觉得打游戏很放松,有些人喜欢看书解压,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在寻找让自己舒服的状态。     只不过,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不被短视频和游戏“绑架”、保持独立思考的人,确实越来越少。     这个清华男孩的经历,倒不是说“不玩游戏才能成功”,而是提醒我们:真正的自律,不是硬逼自己,而是找到更喜欢的事。就像如果你觉得学习痛苦,硬撑很难长久。但如果你发现解题的乐趣、阅读的沉浸感,那“自律”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短视频和游戏虽然不是洪水猛兽,但要知道适可而止。因为,能坐得住、能深度思考的人,在未来会越来越稀缺。     说到底,这个男孩的成功,不是因为“不玩游戏”,而是因为他早早找到了更高级的快乐。   信息来源: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8月2日(采访)河南信阳,“我没打过电子游戏,也不爱刷短视频”信阳男生高考699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男生:小学到高中12年没玩过电子游戏,认为短视频是快餐式的,不利于自己思维的进步

评论列表

二哈
二哈 2
2025-08-08 14:58
我相信他父母应该也是不喜欢刷短视频玩游戏的人,以身作则
凉冰
凉冰 2
2025-08-08 13:55
短视频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他小学的时候应该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