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在国外的女儿向我哭诉:想回家! 有人说:澳大利亚的大学,看着排名挺靠前,其实很

在国外的女儿向我哭诉:想回家! 有人说:澳大利亚的大学,看着排名挺靠前,其实很水!然而,上大三的女儿,现在天天打电话哭诉,压力太大,想回家! 本来还想着让她直接在澳读了研究生再说,如果能留下来工作更好,回国也行。可女儿却说,大学毕业就回来!大学的压力特别大,堪比国内高三,教授要求严格,分数压得低,如果不找课外补习班,女儿得付出十分的努力。大学毕业,女儿也不想留下来,国外工作虽说不太卷,但太冷清了,没有人间烟火气,虽说蓝天白云,但还是想在自己家乡不太蓝的天空下吃烤串儿。 听着电话里女儿带着哭腔的声音,当妈的心里跟针扎似的。当初送她出去,总觉得国外教育资源好,镀层金回来路能好走点,哪想到会是这么个光景。 女儿说,澳洲大学的课看着轻松,真学起来比高三还熬人。教授讲课快,课件全是专业术语,课后作业要求严到抠细节,稍微有点偏差就给低分。班里本地学生从小适应这种模式,她得熬夜啃书才能跟上,有时候凌晨两三点还在图书馆改论文,咖啡灌得胃都不舒服。 更难熬的是孤独。周末同学各回各家,她一个人在宿舍煮泡面,看着窗外空荡荡的街道,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以前在家总嫌楼下夜市吵,现在倒格外想念那种人声鼎沸的热闹 —— 烤串摊的油烟味、邻居间的家长里短,甚至是早晚高峰的堵车声,在这儿都成了遥不可及的 “人间烟火”。 有次视频,她举着手机给我看窗外的蓝天白云,笑着说环境是真好,转头就红了眼:“妈,这儿的云再白,也不如家门口菜市场的烟火气让人踏实。” 之前还劝她读完研试试留下,现在听她这么说,突然觉得啥排名、啥工作都没那么重要了。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家不就是最后的退路吗?再说,国内发展得也不差,真回来了,哪怕找个普通工作,能守在熟悉的环境里,吃得香睡得稳,比啥都强。 或许那些说 “国外大学水” 的人,没真体会过背井离乡的压力。语言关、学业关、孤独关,哪一关都得靠自己硬扛。孩子能坚持到毕业已经不容易,她想回来,那就回来吧,家永远有她的位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