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军“佐佐木勋小组”执行“斩首”行动,突袭八路军第8军分区司令部,副司令员刘德明不幸中弹牺牲,随后,日军继续深入根据地到处找八路军指挥部,为隐蔽自己,他们白天趴在山坳里,几乎一动不动,但还是被八路军情报人员发现了,第8军分区司令员韩钧:给我调集3个团,彻底干掉这群小鬼子! 早在1942年,我军和日军就已经把特种渗透和反渗透玩到了极致。那会儿没别的,靠的就是人,是两条腿、一双眼,还有那股子不要命的劲儿。 这事儿的主角是一支叫“佐佐木勋小组”的日军特种部队,这帮人经过严格的特种训练,擅长伪装、渗透、山地作战,枪法准得吓人,每个人都能说几句中国话,混在老百姓里你都分不出来。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插进咱们八路军根据地的心脏,干掉指挥官,瘫痪指挥系统。 1942年5月下旬,华北的“五一大扫荡”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日军调集重兵,对咱们太行山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而“佐佐木勋小组”这把尖刀,就趁着这个机会出动了。他们的目标,是八路军太行军区第8军分区的司令部。 当时的情况有多凶险?日军大部队在前面扫荡,飞机在天上轰炸,制造了巨大的混乱。而佐佐木这伙人,就化整为零,穿着便衣,抄小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咱们司令部的眼皮子底下。咱们的哨兵和防御工事,在他们这些渗透专家面前,几乎形同虚设。 战斗在一瞬间打响。这帮日军特工突然发难,直接冲着司令部的核心位置就去了。当时,第8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德明正在指挥部队突围。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他没有丝毫慌乱,立刻组织警卫排进行反击。但敌人来得太突然,火力又猛,在一片混乱中,刘德明副司令员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得手之后,佐佐木小组并没有恋战,立马就消失在了茫茫大山里。他们就像一群丛林里的狼,狡猾、残忍,而且极度自负。干掉了副司令员,他们觉得还不够,下一个目标,就是军分区司令员韩钧和整个指挥机关。 接下来的几天,这帮日军特工就在根据地的核心区里到处乱窜,像幽灵一样寻找八路军的主力指挥部。为了不暴露自己,他们的纪律性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白天,他们就找个不起眼的山坳或者密林,整整齐齐地趴在地上,盖上伪装,能做到一整天都纹丝不动。 饿了就啃几口饭团,渴了就喝点水壶里剩下的水。换一般人,这么趴一天早就疯了,但他们就能做到。 1942年的太行山,想在崇山峻岭里找出这么一小撮训练有素的特种兵,简直是大海捞针。 但是,日本人算错了一件事。他们低估了八路军的厉害之处。八路军最强的武器,不是三八大盖,也不是手榴弹,而是人民。 就在佐佐木小组自以为隐藏得天衣无缝的时候,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们。一个上山砍柴的老乡,总觉得某片林子今天“不对劲”,太平静了,连鸟叫声都没有。看似微不足道的情报,通过咱们的情报网络,迅速汇总到了第8军分区司令员韩钧那里。 韩钧司令员,那也是一员猛将。他听完情报人员的汇报,拳头“砰”地一下就砸在了桌子上。副司令员牺牲的悲痛还压在心头,现在这伙凶手居然还在自己的地盘上晃悠,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知道,这支小部队的威胁,远比一支上千人的日军大队要大得多。他们是毒蛇,随时可能跳出来咬你一口致命的。必须以雷霆之势,彻底拔掉这颗钉子! 韩钧司令员的命令斩钉截铁:“给我调集3个团的兵力,拉开一张大网,就算把这片山翻个底朝天,也要把这群小鬼子给我彻底干掉!” 为了对付几十个日本特种兵,动用三个团,差不多几千人的兵力。这在当时兵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一次豪赌。一声令下,第8军分区的三个主力团,像三把铁钳,从不同方向迅速向佐佐木小组潜伏的区域合围过来。同时,各地的区小队、民兵、甚至普通老百姓都被动员起来了。整个根据地就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那场面,成千上万的军民,在太行山的沟沟壑壑里展开了地毯式搜索。每个山头,每条小路,每片树林,都有人把守和搜查。一张由人民群众织成的天罗地网,正在无声地收紧。 佐佐木小组终于感觉到了不对劲。他们发现,原本寂静的大山突然“活”了过来,四面八方都是人影晃动。他们想跑,却发现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这群在中国大地上横行无忌的“丛林之狼”,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作真正的恐惧。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某个哨所、某支小分队,而是整片土地和土地上所有的人。 最终,在一个叫羊角村附近的山上,这支精锐的日军特种部队被彻底包围了。最后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这帮被逼入绝境的日军特工,依托地形拼死抵抗,枪法确实精准。但他们面对的,是几十倍于自己的八路军将士和愤怒的民兵。最终,枪声渐渐平息,包括头目佐佐木在内,这支“斩首”小队被全数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