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宗李湛夜晚打猎回宫,与宦官酒过三巡后,进内室更衣。突然,蜡烛被人吹灭了,随后

底层史观吖 2025-08-11 09:20:09

唐敬宗李湛夜晚打猎回宫,与宦官酒过三巡后,进内室更衣。突然,蜡烛被人吹灭了,随后传来惨叫,大宦官苏佐明高声说:"皇帝已死,大事已成,赶快筹备后事吧。" 内室的门被撞开时,酒气混着血腥味漫出来,呛得人睁不开眼。几个小太监举着重新点燃的烛台往里凑,昏黄的光线下,只见刚满十八岁的李湛倒在地上,脖颈处的伤口还在汩汩冒血,龙袍的下摆浸在血泊里,像朵骤然凋零的芍药。 苏佐明站在尸体旁,脸上没什么表情,手里的短刀滴着血。他身后跟着的十几个宦官,有几个吓得腿肚子打转,却没人敢吱声——刚才动手时,每个人都沾了血,此刻谁也不是干净人。 这一切,其实早有预兆。李湛登基一年多,宫里的人就没见过他正经坐在龙椅上处理过政务。白天他要么搂着宫女斗蛐蛐,要么带着禁军在宫苑里打马球,夜里嫌不够刺激,就换上便服,带着几个宦官去城外的山林里打猎。有次打了整夜猎,第二天早朝时,趴在龙案上就睡着了,大臣们的奏折念了半截,被他的呼噜声打断。 苏佐明原本是他最信任的宦官。李湛打马球时,总让苏佐明在旁边递水;夜里猎到狐狸,会把最漂亮的皮毛赏给他。可就在半个月前,李湛打猎时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迁怒于苏佐明没牵好马,抄起球杆就往他背上招呼,打得他三天没能下床。 "皇帝年轻,脾气躁,忍忍就过去了。"当时有老宦官劝他。苏佐明摸着背上的伤,没说话。他想起更早些时候,有个小宦官因为给马球赌局算错了账,被李湛下令杖责,活活打死在宫门口。那时候他就明白,伺候这位主儿,跟伺候老虎没两样,指不定哪天就被吞了。 政变的消息传到朝堂时,大臣们的反应出奇地平静。宰相李逢吉慢悠悠地喝着茶,说:"先帝(指唐穆宗)在位时就担心,这孩子性子野,怕是坐不稳江山。"话里听不出半分悲伤。 谁都知道,李湛当皇帝这两年,把朝政搅得一塌糊涂。他喜欢打马球,就把国库的银子挪出来修球场,弄得边防军的军饷都发不出来;他嫌大臣们唠叨,干脆连着一个月不上朝,让宦官们代批奏折。有次大臣们堵在宫门口求见,他竟让人放狗咬人,气得老臣裴度当场就辞官回了老家。 苏佐明原本以为,杀了李湛,找个听话的宗室子弟当皇帝,他就能权倾朝野。可他没算到,另一个大宦官王守澄早就盯着这个位置了。就在李湛的尸体还没入殓时,王守澄带着禁军冲进宫,以"弑君"的罪名砍了苏佐明的头。那些跟着苏佐明动手的宦官,也被一个个清算,尸体扔到河里喂了鱼。 最后登基的,是李湛的弟弟李昂,也就是唐文宗。登基那天,文宗穿着孝服,对着李湛的灵位哭了好久,说要"以兄为戒,重振朝纲"。可大臣们看着他身后站着的王守澄,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换了个宦官当家而已。 有人后来在宫墙根下捡到半块马球,上面还沾着干涸的血迹。不知道是李湛死那天掉落的,还是他生前打坏的。这东西像个隐喻——这位年轻的皇帝,把整个王朝当成了游乐场,最后连自己的命都玩没了。 史书里写李湛的死,只用了"辛丑夜,帝遇害于更衣室"这短短几个字。可背后藏着的,是一个王朝的荒唐与悲凉。当皇帝把权力当成玩物,把宦官当成心腹,把大臣当成仇敌时,他的结局,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0 阅读:48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