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泪目了!”近日,湖南怀化,93岁弟弟携一家人回老家看望98岁的哥哥,临走时,哥

“泪目了!”近日,湖南怀化,93岁弟弟携一家人回老家看望98岁的哥哥,临走时,哥哥紧紧握着弟弟手不肯放开,声声嘱咐弟弟保重身体,一句话感动众人! 八旬兄弟隔千里相拥:这一握,是怕这辈子再难见 湖南怀化的老木屋前,98岁的哥哥扶着门框,望着村口扬起的尘土。他耳朵背了,却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小时候盼弟弟放学回家那样,一下下敲得急。 “爹,大伯肯定看见咱了!”孙子把93岁的弟弟从车上扶下来。老人拄着拐杖,步子迈得又急又颤,衬衫后背早被汗湿透。800公里路,他坐了十几个小时车,四个儿女轮流给他揉腿,可他愣是没合眼,盯着窗外掠过的树影,嘴里反复念叨:“快到了吧?”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哥哥往前挪了两步,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弟弟扔掉拐杖,像个孩子似的扑过去,俩老头抱着就哭,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你个没良心的……”哥哥捶着弟弟的背,手上的老年斑蹭在弟弟衬衫上,“走了快七十年,才回来几趟?” “哥,我想你啊……”弟弟说不清是哭还是笑,把脸埋在哥哥颈窝,那股熟悉的烟草味,和小时候闻的一模一样。 屋里的八仙桌上,摆着哥哥提前让孙媳妇准备的炒花生。还是当年弟弟离家时的味道,壳脆,仁儿香。哥哥抓了一把塞到弟弟手里:“路上吃的,当年你走时,哥也是这么给你装的。” 弟弟的手顿了顿。1955年秋天,他揣着哥哥卖了半担稻谷换来的学费,就是攥着这样一把炒花生上的火车。车开时,哥哥追着跑,喊着“到了来信”,那声音他记了一辈子。 “给,拿着。”哥哥突然摸出个红包,硬塞进弟弟兜里。红包纸是新的,边角却被摸得发皱,“小时候你总抢我的糖,现在哥给你钱,想吃啥买啥。” 弟弟的儿女在旁边笑出了泪。93岁的老爷子,在98岁的哥哥面前,突然就成了受宠的小孩。 这趟探亲只待了三天。每天清晨,哥哥都拄着拐杖,挪到弟弟床边坐会儿,不说话,就看着弟弟睡觉。弟弟醒了,俩老头就并排坐在门槛上,看太阳从山坳里爬出来,说些七零八碎的旧事——谁家的牛丢了,哪年的稻子收成好,小时候偷挖邻居家的红薯被追着打的糗事。 临走那天,天刚蒙蒙亮,哥哥就起了。他摸着黑找出件新做的蓝布衫,让孙媳妇给扣好扣子,又把弟弟的行李翻了一遍,确认那双软底鞋塞在了最上面。 “路上慢点,让娃们多停几站。”哥哥攥着弟弟的手,那双手布满青筋,却握得死紧。 “哥,你也保重,明年我再来看你。”弟弟的声音发哑。 “别等明年,”哥哥拍着他的手背,一下下,像在数着什么,“等我100岁,你一定来,咱哥俩再吃顿花生。” 车要开了,弟弟被儿女扶着上了车。哥哥还站在车边,手扒着车窗,不肯放。 “哥,回去吧,天凉。”弟弟隔着玻璃喊。 哥哥没听见,只是咧着嘴笑,眼角的泪滑下来,混着脸上的皱纹,像小溪流进了山谷。他挥着手,直到车拐过山嘴,看不见了,还站在原地,手保持着挥动的姿势。 车上,弟弟从兜里摸出那个红包,打开,里面是一沓零钱,最大的面额是20元,还有几张皱巴巴的一块、五块。他数着数着,眼泪掉在钱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爸,咱明年再来。”儿子递过纸巾。 弟弟点点头,又摇摇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来。”他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突然想起小时候,他和哥哥在田埂上跑,哥哥总说:“慢点,哥等着你。” 这一路800公里,走了七十年,也等了七十年。原来最亲的人,不管隔多远,不管过多久,心里都留着一块地方,等着对方回家。就像哥哥说的,等100岁,还要再吃顿花生——其实哪是等那顿花生,是怕这一别,就成了永别,想再等一个见面的念想罢了。 车越开越远,湖南的山渐渐看不见了。弟弟把红包小心地揣回兜里,像揣着一块滚烫的石头。他知道,那不是钱,是哥哥这辈子没说出口的牵挂,沉甸甸的,压在心头,也暖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