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关于乌克兰割地的表态:为特朗普方案提前铺路? 2025年8月,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一番公开讲话中提到,未来可能达成的解决乌克兰冲突协议中,针对俄罗斯目前控制的乌克兰部分领土,应采取“事实承认”的方式,而不是法律或政治层面的承认。吕特举例指出,冷战时期美国曾对苏联实际控制的波罗的海三国采取“事实承认”态度,但并未在法律上承认其主权归属。他暗示,未来也可以对乌克兰类似地处理,意味着乌克兰将不得不接受部分领土的“事实承认”而非正式承认。 这一表态被广泛解读为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领土交换方案提前打基础,预示着北约方面可能接受乌克兰放弃部分领土的提案。 美国的立场与北约的先行示范 目前,美国的立场是仅对克里米亚进行法律上的承认,而对顿巴斯、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地区则采取“事实承认”的方式。这意味着,尽管俄罗斯在这些地区的控制可能在国际法上不被认可,但实际上这些地区将继续由俄罗斯掌控,且这一现实将被接受。 吕特的发言,无疑为特朗普的方案做了铺垫,也为欧洲舆论场打下了基础。通过此举,北约内部的立场似乎已经在朝向支持“领土交换”方案发展,且在没有正式谈判的情况下,已经开始为这种方案寻找国际上的认同。 基辅的窘境:谈判前失去底牌 对于乌克兰来说,吕特的表态无疑是在谈判桌上失去了一张底牌。虽然基辅尚未与俄罗斯展开正式谈判,但北约的这一信号仿佛在暗示,乌克兰即将被迫接受现实,放弃领土是谈判的前提条件之一。对于泽连斯基政府来说,这不仅是一种外交压力,还是在谈判中被迫丧失战略优势的信号。 特朗普与普京的博弈 吕特的表态还为特朗普和普京之间的谈判增添了变数。特朗普虽然尚未与普京直接达成协议,但北约的这一提前铺垫为俄方传递了“善意”信号,暗示北约内部已经有人愿意接受“现实控制”的方案,甚至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与普京达成妥协。这也为普京在谈判桌上的立场增加了筹码。 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的处境显得更加困难。谈判桌上的每一个步骤,似乎都在提醒基辅,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主导者,甚至在未坐上谈判桌前,已经被迫丧失了不少筹码。
普京要见特朗普,伊高层开始阴阳怪气,中俄伊铁三角全靠中国撑着。谁都没有想到,普京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