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定居美国的她回国了?曾经国人心目中的白月光女明星,现在都80多岁了,却曾因为定居美国饱受争议,而今却又突然出现在国内。
哎呀,说起这位女明星,大家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但她年轻时候可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啊。定居美国那会儿闹得沸沸扬扬,现在80多岁又回来了,这中间到底啥事儿?她为啥突然走,又为啥突然回?这些谜团听着就让人好奇心爆棚吧。
祝希娟这个人,1938年1月出生在江西赣州,那时候家里是知识分子背景,爸是大学教授,妈是小学老师,她是家里老小,有两个哥哥。早年因为社会原因,一家子从江西跑到四川宜宾李庄镇避难,后来1940年代末又搬到上海定居。她小时候就对表演感兴趣,初中时候被导演赵丹看中,演了电影《为孩子们祝福》里的小角色,那算是她第一次接触电影圈子。高中毕业后,她没听父母的话去读师范,而是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学表演专业。在学校里她认真学基本功,练台词,学动作,毕业前就接到大机会。
1959年,她21岁还在上戏念书,导演谢晋来学校选角,看中了她身上那股子劲儿,让她演《红色娘子军》里的吴琼花。她去海南岛体验生活,学当地风俗,练军姿,电影1961年上映后大火,她演的吴琼花成了经典形象,提枪的样子很多人记到现在。1962年,她拿了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影后。那时候她才22岁,走到街上粉丝追着要签名,信箱里塞满剧本邀请,报纸天天报道她的事儿。从那以后,她接了不少戏。
比如《燎原》里她演革命女性,角色坚韧不拔,片子反响好。《青山恋》让她试水乡村题材,演得接地气。婚后她没停下,继续拍《啊!摇篮》,演母亲角色,细腻表达亲情。《模范丈夫》是喜剧,她切换风格,逗乐观众。她还演了《林家铺子》里的林桂枝,《红色娘子军》之外的其他作品也让她积累人气。她不光演电影,还涉足舞台剧,早年就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表演风格自然,能抓住人物本质。事业上她一步步稳扎稳打,从新人到大明星,用实力说话。
她不光是演员,后来还去深圳电视台工作,当副台长,那时候深圳刚发展,电视台缺人,她从演员转管理,帮着建团队,办节目,忙得脚不沾地。九十年代,她在深圳电视台干了15年,积累了不少经验。她的演艺生涯跨了好几十年,演过各种类型角色,从革命剧到现代戏,从悲剧到喜剧,都驾驭得住。观众喜欢她,因为她演得真实,不做作,像身边人一样。她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推广中国电影。
事业正旺的时候,她突然宣布要去美国定居,这事儿在1998年闹得挺大。她60岁那年,在深圳电视台办公室跟同事说要退休去美国,大家都愣了,有人当场问为啥,她没细说,就收拾东西走了。外界反应激烈,报纸上写她在中国赚了钱就跑美国享福,有人说她忘本,粉丝失望,信件里表达不满。她面对这些质疑,没公开回应,就这么低调地走了。
定居美国的原因,其实跟九十年代出国热有关。那时候《北京人在纽约》热播,大家都憧憬美国生活,她想去看看真实情况,拍作品提醒国人别盲目。她去了美国后,创办了琼花影视公司,专门做中美文化交流的项目。她自学英语,考驾照,开车到处跑,找投资,推合拍片,给华裔导演演员搭桥。她拍了《百老汇100号》,片子讲华人在纽约的苦日子,地下室挤着住,黑工厂干活,被中介坑,目的就是打破幻想。
在美国住了18年,她低调生活,不参加太多社交,专注工作。外界争议没停,有人说她中国赚钱美国花,她也没辩解,就埋头干事儿。她参与当地文化活动,推广中国文化,帮两国人民加深了解。她没闲着,天天抱着项目书跑,争取合作机会,有时候等投资人几小时。她还学新技术,记笔记,提升自己。
2016年,她78岁决定回国,原因是年纪大了,想落叶归根,回中国养老。她和丈夫一起回来,住进养老院,不想给在美国子女添麻烦。回国消息一出,又有争议,有人说她回来养老靠国家,她没理会这些,继续干自己的事儿。回国后,她没退休,又接戏拍。
比如《椰林深处的女人》,她坚持演站立的戏份。《空巢》让她拿了全国十佳电影演员奖,演老人角色真实。《大雪冬至》里她出演空巢老人,片子反响好。《浴血广昌》80岁时她出山,演革命题材。她还担任影视项目顾问,教年轻演员,分享经验。在片场她没架子,帮新人调整表演。
除了拍戏,她参与公益,关注弱势群体,帮环保宣传。她获了不少奖,2025年拿了金鸡百花终身成就奖和澳门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中国电影120周年展映,她作为老艺术家被致敬,中青年演员献花。她表示愿做年轻人的铺路石,让他们攀登艺术高峰。现在87岁,她还在养老院生活,身体还行,继续影响后辈。
看完这个故事,你对祝希娟的决定有啥看法?是支持她出国探索,还是觉得回国更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