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烈焰,梁赞炼油厂烧掉40%产能,莫斯科加油站排起绝望长龙! 来源:军火瞭望

静赏繁花幽梦香 2025-08-13 04:40:18

北极圈烈焰,梁赞炼油厂烧掉40%产能,莫斯科加油站排起绝望长龙! 来源:军火瞭望 2025年8月10日凌晨,一架乌克兰无人机悄然穿越1700公里防线,直扑俄罗斯北极圈内的科米共和国乌赫塔市炼油厂。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军无人机创下的最远奔袭纪录,远超此前袭击梁赞炼油厂的900公里航程。 尽管俄方宣称“无人机坠毁未造成破坏”,但科米全境移动网络突然中断,炼油厂上空拉响刺耳防空警报。 袭击发生在普京与特朗普阿拉斯加会晤前5天——乌克兰正用一场千里奇袭向世界宣告:俄罗斯的能源命脉与战略纵深,已不再是安全区。 北极圈炼油厂的深夜惊魂 8月10日凌晨3时,俄罗斯科米共和国乌赫塔市炼油厂监控画面突然闪过一道黑影。 一架翼展超5米的固定翼无人机撞向厂区储油罐群,触发剧烈爆炸警报。 俄地方政府紧急通报称:“无人机坠落在厂区,未引发火灾”,但瑟克特夫卡尔市居民发现手机信号瞬间消失,全城网络中断持续6小时。 卫星影像显示,该厂毗邻北极圈最大输油管道枢纽,专为俄北方舰队生产-50℃极寒柴油。 这架无人机被俄专家确认为乌克兰新型“凶狠”远程型号。 它从乌克兰苏梅州边境升空,为躲避俄军雷达探测,绕行白俄罗斯领空,实际飞行距离突破2000公里。 其机腹携带的32公斤热熔穿甲弹头,专为击穿炼油厂储油罐双层钢板设计。 百架无人机的死亡交响 就在科米遇袭前8天,俄境内刚经历一场更惨烈的打击。 8月2日凌晨3时15分,120架乌克兰无人机组成“蜂群”扑向莫斯科东南的梁赞炼油厂。 俄国防部宣称击落117架,但现场视频显示至少20架突破防线。 两架搭载高爆弹头的“海狸-2”型无人机精准撞向催化裂化装置——这是炼油厂最核心设备,价值2.4亿美元。 冲天大火将夜空染成血红色,50辆消防车苦战20小时才控制火势。 俄罗斯石油公司次日承认:该厂日加工能力从5.8万吨暴跌至2.8万吨,莫斯科周边40%的汽油供应中断。 加油站排起3公里长队,柴油价格24小时内暴涨15%。 这座年处理1700万吨原油的巨无霸,瞬间沦为冒着黑烟的废墟。 直掐俄军咽喉的补刀 8月10日同一夜晚,另一场袭击在萨拉托夫州同步上演。 乌军“幽灵”无人机群避开俄军“汽车场”电子干扰系统,通过捕捉当地手机基站信号导航,突袭了年产量700万吨的萨拉托夫炼油厂。 该厂直接为俄军西部军区供应航空燃油,厂区8个储油罐中的3个被引爆。 爆炸冲击波震碎3公里外居民楼玻璃,1名老人在疏散时因踩踏死亡。 俄州长布萨尔金紧急疏散3栋住宅楼居民,将伤者安置在学校体育馆。 乌克兰总参谋部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该厂是俄军燃油供应链的主动脉,我们将持续斩断这些血管。 ” 无人机战争的技术密码 这些千里奔袭的背后,是乌克兰军工的“幽灵”导航革命。 被俘乌军飞手供述:无人机搭载的抗干扰模块能接收俄境内手机信号自动纠偏,即使GPS被全频段阻塞仍可精准飞行。 在梁赞袭击中,40%无人机采用乌克兰自研碳纤维机身,雷达反射面积仅0.01平方米——相当于一颗高尔夫球。 更让俄军头疼的是成本碾压。 一架“海狸-2”无人机造价9.8万美元,而俄军发射拦截的S-400导弹单枚成本高达150万美元。 在萨拉托夫战场,俄军为拦截7架无人机消耗了12枚导弹,经济损耗比达1:18。 能源命脉崩塌的连锁震荡 三次袭击彻底暴露俄罗斯能源体系的脆弱性。 梁赞炼油厂瘫痪后,俄能源部被迫从伏尔加格勒紧急调油,但莫斯科周边12个军事基地仍实施燃油配给。 俄第4近卫坦克师被迫取消实弹演习——该师装备的T-90M坦克每百公里耗油高达480升。 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 布伦特原油在梁赞遇袭后单日暴涨3.2%,欧洲柴油期货价格突破每吨1100美元。 俄罗斯石油公司股价两天内蒸发120亿美元,创三年最大跌幅。 更致命的是,三大炼油厂停产导致俄成品油出口量骤降15%,每月损失外汇收入2.4亿美元。 防空神话的黄昏时刻 俄军最新部署的“树冠”防空系统在实战中漏洞尽显。 该系统设计用于拦截“低慢小”目标,但在科米袭击中,其X/L双波段雷达因北极磁暴干扰失效34分钟。 而在梁赞战场,“铠甲-S1”弹炮系统击落首波无人机后,弹药再装填需12分钟——足够后续无人机群突破防线。 俄军电子战部队更遭遇技术羞辱。 乌军无人机在萨拉托夫采用“跳频中继”战术:前机主动吸引电子干扰,后机通过加密信道共享干扰频谱参数,为后续机群开辟安全通道。 这套战法使俄军价值360万美元的“里尔-3”电子战车沦为废铁。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ajie

ajie

2
2025-08-13 11:49

👏👏👏

猜你喜欢

静赏繁花幽梦香

静赏繁花幽梦香

缘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你, 缘灭,我看到了你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