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当时的江西省省长乘坐总理的专车前往中南海,主席得知后,马上出门迎接,

小博大史 2025-08-13 09:28:26

1959年,当时的江西省省长乘坐总理的专车前往中南海,主席得知后,马上出门迎接,高兴地大喊道:“大哥”。 邵式平这人出生在江西弋阳农村,1900年的事儿,从小家里穷,但爱念书,上弋阳高小时跟方志敏成了哥们儿,两人一块儿聊国家大事。1923年他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那儿接触到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6年三一八事件,他差点儿丢命,被当局通缉,只能辍学跑路。1925年他就入了党,回到江西后跟方志敏重逢,根据党的指示,在赣东北搞武装起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们没灰心,继续在农村组织农民,袭击地主,分土地,建立根据地。赣东北苏区渐渐稳当,红十军也建起来了,他当政委,部队打了不少胜仗。那时候党内有说法,上有朱毛,下有方邵,赣东北跟中央苏区一样重要。他俩的策略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符合党的路线,农民支持多,队伍壮大了不少。 1933年,邵式平带部队去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那是他头回见毛泽东,两人聊得来,他身材壮实,性格直爽,同志们都叫他邵大哥,毛泽东也跟着叫,这称呼就传开了。反围剿打得激烈,他负责政治工作,鼓舞士气。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没顶住,红军被迫长征。他先在军委干部团搞民运,后来调到军纵队当政治部主任。长征路上苦啊,翻雪山过草地,部队减员严重。1935年红一方面军跟红四方面军会师,分成左右路军,他跟朱德编在左路军。张国焘那时反对北上,想南下自立,他利用邵式平情绪低落的时候,拉拢他,在会议上邵式平发言支持南下,还被任命金川省委书记啥的。张国焘的路线错了,导致部队损失大。 朱德看出不对劲儿,找邵式平谈心,分析南下的风险,他听后醒悟,马上纠正立场,跟张国焘划清界限。1936年左路军到陕北,他进了红军大学学习,后来当关中省委书记,又请求继续学。1938年他任陕北公学教育长,学校自力更生办得不错,毛泽东还题联夸奖,联上写新式武装锄头一把,丰衣足食面向荒山。1937年底他调抗大二分校副校长,1940年去晋察冀当粮食局局长,管后勤保障。1945年进延安党校,党校审查了他的历史,认可他忠诚,希望他发扬优点。那年他当选七大代表,后来任华中办事处主任。抗日胜利后,他去东北,任辽吉省委副书记、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干了三年,负责剿匪、土改、恢复生产,工作做得实,东北最早解放区之一。 1949年春节后,他带干部南下江西,6月当江西省政府主席,后来兼省委第二书记、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还是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在江西他抓土改、生产建设,省里经济慢慢起来。1959年10月,他在北京开完中央会议,其他领导都走了,他想见见毛泽东,就找周恩来帮忙。周恩来同意,安排自己的专车送他去中南海。车到毛主席住所,警卫认车不认人,围上来抓他手腕问身份。他正解释,毛泽东出来,一看是他,就喊大哥,化解了误会。这声大哥源于长征后的宽慰,那时他检讨错误,毛泽东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还是性格豪放的邵大哥,别背包袱。两人关系就这样深。 进屋后,他们聊江西工作,汇报农业工业进展,还回忆苏区长征的事儿。这次见面体现了老同志的情谊,他从苏区到长征到解放,都跟党走,尽管有过弯路,但及时改了。江西人民对他评价高,有民谚把他跟毛泽东并提,反映他的贡献。在赣东北时,他跟方志敏创建根据地,红十军红十一军,当选中央执委、军委委员。长征中虽受蛊惑,但朱德帮他醒悟,避免更大损失。到陕北后,学习工作两不误,陕北公学办得有声有色,毛泽东题联就是肯定。东北时期,他推动土改,农民分地,生产恢复快。南下江西,领导省政府,抓建设,省长任上干了不少实事。 1965年3月24日,他因病在南昌去世,终年65岁。中央领导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都送了花圈,家属收到慰问。追悼会上,同志们讲他的贡献,从赣东北到江西省长,一辈子革命。遗体安葬,队伍送行,墓地简单。

0 阅读:2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